二、后进生的教育方法及对策
(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转化后进生的其中一个方法就是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思考习惯和做事习惯。学习习惯培养学习方法,习惯决定未来发展。良好的习惯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养成细致,善于思考,字迹工整,卷面整洁等好习性,而且可以促进他们本身良好品格的培养。在相关的实验研究中发现,后进生们普遍没有良好的相关学习习惯,存在上课打岔,不认真听课,随意敷衍完成作业,把作业当成任务一般去交差,课后直接把书合上,而不去及时复习甚至还有平时抄袭别人作业,考试作弊等问题。为此,建议老师们先要纠正后进生们的不良习惯,进而培养他们优良的习惯。“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日复一日的坚持才能慢慢养成习惯。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需要多些包容心和爱心,接受他们的多种缺点,可以不厌烦的为他们一次次讲解他们遇到的难题和不懂得题目,如此才能慢慢纠正他们不良的学习习惯,使他们能够学习正规化。
(二)实施因材施教
由于学习习性,思维方式不同,个人性格差异,学习能力强弱等原因,后进生们因此也产生了。加上课堂上学习思路稍微不跟上老师的步伐,就会落后整堂课。作为教学的老师,需要去做的就是了解学生学习落后或者困惑的原因,然后结合学生自身水平和学习基础,给予一定的针对性的学习补习对策和方法。针对每个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方法和建议。
(三)信任和赞赏学生
后进生们因为成绩差劲,在校表现差而内心自卑,再加上经常被老师忽视,被同学嘲笑成绩差,被家长责骂不好好学习,久而久之慢慢自我懈怠,也会认为自己天生就不是学习的料,慢慢破罐子破摔,自我放弃。为了改善他们自暴自弃的现状,老师来干预后进生们的自卑和自我放弃的心理是必须要的。作为任意学科的老师首先要心里装着学生,对待学生的态度要一致,不能区别对待成绩好和成绩坏的学生,比如,只关注和只关心成绩优良的学生,而对差生们置若罔闻。要把所有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般,给予他们所需要的身心关爱。再者,要善于发现后进生们的优点,可以把一些优点放大,让他得到同学们的认可,也同时实现了自身价值,让他们明白每一个他们都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第三,鼓励全班同学尊重鼓励每一个成绩暂时不好的后进生们,并对后进生们每一次的进步赞赏。大家都同等对待身边每一个学习不太好的学生。
(四)团结和动用一切力量
改变后进生们并非一蹴而就,各学科任课老师只有一个。当一个老师在面对不同类型的后进生们,很容易出现不能及时解答或者回应每一个后进生们的问题和学习困惑。因而,老师们要团结和动用一切力量来改变这种为难的现状。比如和家长们沟通好,让家长们在家监督自己孩子提前预习学校功课,回到家及时复习在校所学知识和完成当天作业,并且监督和检查孩子作业。在班里,开展“一对一”的学习帮扶小组,比如语文成绩好的帮助语文成绩不好的同学,或者同桌互相帮助补习对方的弱势学科等等。
参考文献
[1]曾少媚.小学班主任育人工作中的后进生转化策略探析[J].教育观察,2020,9(11):67-68.
[2]郝丽霞.班主任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的策略[J].甘肃教育,2020(4):55.
[3]利志强.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初中德育工作效率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20(01):207-208.
[4]韦登.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创新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2):86.
[5]胡超杰.新时期多媒体数字移动终端下的中职课堂德育探索[J].现代经济信息,2019(02):447.
浅谈教师对后进生态度和教育方法的调查研究(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