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农村并不是一无是处的,说中国农村是中国的基石并不过分,多少老一辈的学者专家,都是从农村走出来,因为她们有学习的劲头,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有破釜沉舟的勇气,我一无所有,就要拼尽所有,农村的优势,第一点就是人的优势,我们可以看到,每年都会有很多农村孩子,即使从小条件非常差,成绩也会名列前茅,在上学期间拿奖学金,拿助学金,如果生源没有流失,将农村学生与城市孩子们比一比,他们不会落后太多,努力就可以改变命运。能吃苦,能坚持,这就是中国的精神,艰苦奋斗永不能忘,艰苦奋斗就可以改变一生。农村也是未来国家发展的大方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落一人,政策会向农村倾斜,人才会向农村引进,像是我们近几年很火的三支一扶,支教计划,希望工程等等。国家永远不会忘记农村。并且,随着城镇化进程,农村也逐渐发展,有城镇化的趋势,农村不再只是简单的乡下,而是逐渐建设成为一个个社区,相应的就会配套一系列基础设施,也会开设社区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会极大的改善教育环境。也许未来,国家会有针对农村的加分政策,会有相应的就业政策,因为今年的疫情下的就业和学校招生来看,有的企业和学校就会优先照顾贫困生。
三、改善农村小学教育的条件
我认为,作为一个小学教育从业者,老师需要关心自己的每一个学生,这是第一步,真正的奉献,而不是走个过场,每天盼望着离开农村,从心底里讨厌农村的老师们,还是不要选择违心的考来混日子。作为一个老师,对于学生的家庭条件,不要过分关注,也不能不管不顾,我们要考虑到是否可以尽自己所能的帮助一下困难的学生,或者国家是不是可以帮助一下困难的学生,自己力所能及的自己做,自己力所不及的上报组织,将具体情况说出来,主动寻找机会。希望可以鼓励从农村走出去的孩子们,再回报自己的家乡,国家可以给予支持,待遇上不要落后城市,绝对不应该再出现笑话一样的现实问题了,比如我们的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听起来像是玩笑,难以置信的是,这才农村,有时候居然是事实,有的地方,甚至没有英语老师。我们不能再继续保持以前的,读书和努力是为了离开农村,为了脱离农村这种观念了,我们要提高自己的思想,我们要改变农村,回报农村。寒门再难出贵子,如果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可能带来的就是贫富差距越来越大,阶级逐渐固化,那强者恒强,弱者恒弱,教育也就失去了意义。
四、总结
在大学小学教育的学习中,我真正的成长了,真正的学习到了许多知识,开阔了眼界,顺应时代的潮流,我也进行了互联网学习,对电脑的操作都熟悉了很多,非常感谢我的老师们,虽然我们素未谋面,但是你仍然是我难以忘记的老师。对于小学教育,我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有了自己的见解,我也会不断的学习,进步,希望可以完成自己的梦想,像是我在上文中所说,也会尽力去实践,去回到农村,发光发热,告诉所有人,教育应该是怎样的。
关于小学教育学习的思考 (2)(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