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的今天,人类已进入了网络社会。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崛起形成了一种崭新的文化形态一网络文化,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的蔓延和发展着。它以数字化网络通信为介质,具有高效率、交互性、开放性、虚拟性、共享性等特征;它在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以越来越深刻的方式影响着青少年,互联网成为青少年学习知识、获取知识、交流思想、休闲放松的重要平台。
(2)、网络文化的结构及特征
网络文化是指包含一切与信息网络技术有关的物质、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其结构上包括物质层面的网络文化、精神层面的网络文化。
物质层面的网络文化,网络文化的外层构成,是指以计算机、网络和虚拟、现实等构成的网络环境。网络资源系统和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系统等物质基础构成了作为物质层面网络文化的主要内容和发展基础。
精神层面的网络文化,网络文化的内层,是指网络内容及其影响下人们的思维方式、思想、信仰、价值取向等,它是人类个体和群体的精神的、内化的网络意识和素养的集中体现,是网络文化的核心之所在。
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型文化、复合文化,与传统文化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网络文化是以数字化通信为介质的信息化的产物。它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纸质介质,其优点是便于携带、方便存储,又便于传播,其传播形式多样化,使其所表达的内容更具体,更形象。
第二、网络文化是高效率的文化。各种信息更新快速而及时,全世界的网络紧密的联结在一起,我们有了"地球村"这个概念,空间和距离因为互联而没有障碍,加快了整个社会的生活节奏。
第三、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和交互性的特点,每一个人都可以自由的进入网络空间来遨游,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可以交流思想,抒发情感,发表文章,点评留言,它是一种互动的状态态,可能是一对一,也可以是一对多的互动关系。这种传播者和受众之间进行双向互动和信息传播,有利于增强文化的渗透力。
第四、网络文化具的虚拟性和现实性。网络文化是通过虚拟的方式进行构建的,虚拟与现实共生是网络文化的重要特征。
第五、网络文化的开放共享性。网络给文化提供了载体和空间,它打破了时空和距离的界限,实现了开放式文化进程,网络文化所包含的信息,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文化世界,并且可以自由的享受文化资源。
2、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和意义
(1)、什么是心理健康
如同文化的涵义一样,关于心理健康,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尚无权威的、公认的界定。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的章程序言中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的表现,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安好的状态。"这说明,一个健康的人应该是身心健康的,心理健康既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也是人类健康的最终标准。
(2)、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和意义
躯体健康有一个客观的衡量标准,而心理健康的标准因其复杂性常常难以确定。心理健康是健康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外学者、专家的论述,我们可以从智力正常、自我人生观正确、情绪积极稳定、善于与人相处、人格完整和谐、能够在外界环境中能保持的一种良好的心理效能状态这几个方面来衡量人们的心理健康。
网络时代青少年的成长不仅要在现实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而且也要重视网络心理健康。健康的心理是青少年学习文化、健康生活、积极进取的必要条件,是青少年成长的基本因素。只有具备完善的人格和良好的适应能力,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二、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双重影响
网络文化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