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引起青少年网络心理疾病
"网络成瘾"是指个体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的一种现象。其表现为:对网络有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感,从上网行为中获得愉快和满足;不上网感觉空虚;在现实生活中很少与他人交往,用上网来逃避现实生活中的烦恼与情绪问题。
网络成瘾不仅损害青少年的心理,还影响着青少年的身体健康,长时间的坐在电脑前,身体始终保持一种姿势,首先是视觉疲劳,视力下降,其次是颈部颈椎酸痛,甚至麻木感;右手腕部长时间的过度频繁操作,会导致现代的疾病"鼠标手";腰部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也会疲劳,甚至压迫神经;对于网上各种色情及暴力信息,会导致青少年情绪不稳定、失眠多梦,更有甚者由于长时间上网导致过劳死、猝死,令人惋惜。
三、减少网络文化对青少年心理健康负面消极影响的思路及应用对策
互联网的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因此,我们要紧跟世界进步的潮流,充分的利用和发挥好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积极作用,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网络对青少年的危害。
1、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网络普及力度
(1)、做好网络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社会和企业三者的作用。
(2)、加强校园网内网建设。青少年在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校园中度过的,在校园中完成了知识的积累,为人处世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因此,我们要为他们在校园里提供一个良好、文明的网络环境。
2、加强青少年利用网络的引导和监督
(1)、积极发挥家长、学校、以及社会各层面的引导作用,形成贯穿、覆盖于各领域、各层面的综合力量。经常监督他们的上网时间和上网内容。加强网络道德的培育和建设,构建网络道德规范新标准。
(2)、对青少年使用网络进行正确引导、教育和培训,改变青少年上网时间主要倾向于游戏和聊天的不良习惯,把其兴趣点转移到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和能力上,从而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电脑爱好者。
3、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普及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提供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
(1)、青少年通过系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了解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心理调整方法,增强自我学习能力,能够有效提高对网络不良的信息的抵御。在校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办网络宣传专栏,多种形式做好心理健康的宣传和普及工作,丰富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2)、从传统人文文化入手,从中吸收古人的智慧,利用儒家的经典为广大青少年修筑一条心灵的防火墙。从《中庸》到《大学》无一不是提倡对"人伦"知识的传承、人品的培养做起,其内容内容从重视人的价值、人的培养来借鉴,尤其是做人的行为规范。从物格而后知致到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乃至于平天下,注重内外兼修,从责任到义务,做事的标准,做人的原则,均值得青少年学习,其内容博大精深,其价值意义深远。
4、加强家庭、学校、社会之间的联系,建立三位一体的立体式监督管理模式,并对青少年的闲暇时间活动予以指导
(1)、加强家庭、学校、社会的联系,建立三位一体的立体教育和监督模式,
家长应正确引导青少年的目标和方向,帮其建立信心,树立远大目标,培养起高尚人格和道德情操;父母应及时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互动交流,了解孩子的情绪及状态;家长应与老师实时沟通,建立有效的监管,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2)、提高家长的教育和监护能力,学校和社区要联合紧密配合,对家长进行网络知识培训和家庭教育的指导工作,提高家庭教育方法和水平。时刻了解关心孩子的上网活动内容,承担起引导孩子上网的责任,更好的配合学校、社区进行监督管理教育。
(3)、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竞赛活动,结合计算机信息课程的培训,学校可经常性的组织各种电脑竞赛活动,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会电脑、用好电脑中来,让他们切身感受到操作电脑的实际意义,并通过学习一些制作软件的应用让他们享受从劳动成果中获得成就感。
(4)、政府文化部门要切实的管理规范网吧的商业活动,严厉查处无证经营的黑网吧,为青少年塑造一个绿色上网的环境。
5、加强青少年网络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引导他们用好网络
(1)、加强对青少年的网络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与培训,引导他们用好网络。
在教学中,加强青少年对电脑、网络知识的系统学习和培训,让学生对电脑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熟练掌握办公软件,影音处理软件等相关软件的基本、实用性的操作。并且利用所学知识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使他们真正懂得利用网络去获取知识、搜索信息、促进学习与创新。只有让使其自觉地把电脑当作学习工具,互联网当成学习资源,才会不断的激发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加强青少年学习网络基本知识的同时,还要正确的引导他们对网络利弊有一个理性的分析和认识,充分认清信息垃圾、网络犯罪、网络成瘾等的严重危害,学会如何应对,防患于未然。
(2)、加强校园网教育教学信息资源的建设,开发对青少年有超强吸引力的网络学习平台。
(3)、青少年之所以迷恋网络,很大程度上是网络中虚拟性给他们提供了一个释放心理压力的空间,来逃避现实生活中无法回避的生活问题和学习压力。校园论坛的建设可以为青少年提供一个能让他们释放心理压力的正常交往的健康的虚拟空间,让他们尽情的交流,抒发内心情感,释放心中压力。
6、加强执法力度,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
网络犯罪有多种形式。在《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中,国家规定的是未成年人禁止进入网吧,并规定了由文化部门进行监管。各地文化部门要严格执行未成年人禁止进入网吧这一规定,加大对违反这一规定的网吧的管理和处罚力度。
只有在健全法制管理下,明确网络环境中相关主体的职责和义务,明确其经营范围和行为规范,严厉打击网络犯罪行为,网络才会产生以真、善、美为内容成为福泽于全人类的信息资源库。
结束语:网络是把双刃剑,它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关键取决于人们如何应用它。只要我们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积极预防和克服网络的消极影响,就一定能够应对信息时代给青少年教育带来的挑战,抓住机遇,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育合格人才。
网络文化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四)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