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焦虑状态、学业负担态度、情绪调节能力之间的关系
当学生成绩优良时,体会到的学业负担的压力小,心理状态良好,行为积极,自我效能感也良好,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感到的学业负担重,自信心差,挫败感多,长此以往也会出现焦虑情况。目前社会十分关注中学生学业负担,并倡导减负,研究多集中于减少社会、学校、家长对孩子产生的负担,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可以理解长期形成的教育体制在短时间内难以彻底改变。而往往忽略了学生自己的认知态度,那么是否可以通过改善学生自己的学业负担的态度来减轻其体会到的负担水平,从而降低其焦虑水平。学业负担态度、焦虑水平、情绪调节有着复杂的联系。态度积极地学生感受到的学业负担轻,所体会到的焦虑水平也相对较轻,也就是学业负担态度能够正向预测焦虑。情绪调节可以部分改变个人的认知方式,如果提高情绪调节的能力,会影响对学业负担的态度与焦虑水平的关系,从而改善焦虑状态。初中生正值青春期早期,身心水平在不断发展,情绪调节能力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学业负担的态度、情绪调节能力与焦虑之间的关系复杂。本研究通过调查初中生的情绪调节能力、学业负担态度以及焦虑情况,分析三者的相关性以及情绪调节在两者之间的调节作用。试图提高初中生的情绪调节能力。以往关于减少中小学生学业负担大都是从外部因素着手的。
结束语
(1)初中生整体处于轻度焦虑状态,在性别、年级上不存在差异,焦虑水平在学习成绩上差异显著;初中生整体学业负担态度消极,情绪调节能力相对良好。
(2)学业负担态度及其分维度认知、情绪体验、行为倾向对焦虑状态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3)情绪调节能力及其分维度情绪评价、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有效应用情绪调节策略、情绪控制、情绪调节反思对焦虑状态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而情绪知觉的预测作用不显著。
(4)情绪调节能力在学业负担态度和焦虑状态之间存在调节作用,即情绪调节能力的提高可以增强学业负担态度对焦虑的负向预测作用。
(5)情绪知觉、情绪评价、有效应用情绪调节策略、情绪调节反思分维度在学业负担态度和焦虑状态之间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都能够增强学业负担对焦虑的负向预测;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情绪控制分维度没有显著预测作用。
关于初中生学业负担情绪调节与焦虑情绪的学习心得(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