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力资源浪费严重
在企业发展中必须重视优秀人才的培养和深造,并充分利用人才及技术优势,方能保证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但是在部分国有企业尤其是具有垄断性质的企业中存在着人力资源严重浪费的问题。此类企业往往不需要创新便可获得高额利润,创造出巨大的经济财富和社会效益,使企业人才懈怠心理严重,逐渐丧失竞争力。此外,国有企业行政管理水平低下也是影响人才难以被充分应用的重要因素。尽管企业将人才管理及分配工作赋予行政管理部门,但是该部门难以将优秀员工的才能充分利用,也无法调动起工作积极性。
(四)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缺乏是行政管理人员工作效能低下、管理水平差的根本原因。近年来国有企业行政管理部门逐渐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与关注,和传统的管理状态相比较,国有企业对于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要求也逐渐升高。部分国企行政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知识,管理思想及理念也传统老旧,且在企业工作人员调动及调控方面仍缺乏工作经验,时常会出现各种失误。
四、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创新措施探讨
(一)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的制度创新
行政管理制度是企业行政管理的基础,任何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制定相关的行政管理制度,就没有其他的诸如:改革、创新、建设等可言。管理者在制定相关的制度的时候,要本着让当事人参与制度的制定的原则,制定出正确的、可执行性高的通俗易懂的制度,并且在制定时,要明确了解企业的各个流程中的员工的需求,使制度更加人性化。最后,在执行时要严格维护制度的神圣性和公正性,并对发现的制度的不完善之处进行及时的完善与修改。
(二)国有企业的组织结构改革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规模的扩大,国有企业也在逐渐从层级式组织结构向扁平化组织结构过渡,在这个过渡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即管理信息系统的出现和应用成为国有企业实现组织机构扁平化的前提和基础。在信息化的前提和基础之上,必须要将传统的职能管理模式改变为流程化管理模式,流程化管理相对于职能管理有很多优点,如:职能管理是以职能的管理和控制为重点,而流程化管理是以整个企业的战略目标和顾客、市场的占有率为重点;职能管理缺少准确的时间标准,而流程化管理中时间是整个流程中重要的标准;职能管理中各个平级部门的职能一般是相对独立的,而在流程化管理中个相互衔接的。在执行过程中首先要转变人们的观念,并对企业的工作流程进行再造,只有这样才能彻底的转变企业的管理模式。
(三)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的信息化改革
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行政管理的应用中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有事务处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以及决策支持系统,不同的信息管理系统都有其各自不同的职能,能够促进企业行政组织结构的扁平化、提高行政组织结构的灵活性和有效性、实现行政办公环境的分散化与虚拟化、增加企业行政管理重组以及组织结构优化的成功率,可见,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和信息化的发展存在着互相以来和互相促进的关系。
(四)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要对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创新,首先要树立新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并对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进行革新。树立新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是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根本问题,要明确制定各类人才的使用标准,并实现工资分配制合理化,从而积极推进企业的文化建设,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在对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革新中,人力资源部门应该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采取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五)国有企业中领导团队的建设
国有企业领导团队的建设中包括管理队伍的建设和领导者的选拔和任用两个方面。其中,在建设管理队伍时要在正确建设管理队伍的思想政治的前提下制定企业行政管理团队建设目标;在领导者的选拔和任用中,经过对几种选拔任用方式的比较,制定选拔任用的改革方向,从而建立科学的国有企业领导者选拔任用方式。
(六)建立合理高效的激励与惩治机制
激励机制的建立是激发员工积极性、提高工作热情和效能的根本途径,也是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必须关注和着重解决的问题;而惩治机制的建立是对工作人员的鞭策与监督,同时也是营造良好工作氛围的重要举措。但是在建立激励与惩治机制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完全贴合企业现状与实际情况,避免纸上谈兵与自以为是,充分考虑综合情况,方能建立合理高效的机制,起到理想的激励和督促作用。
(七)吸引高素质管理人才并加强专业培训
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人员不仅需要有较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同时还必须具有良好的个性和心理承压能力、较强的创新意识和政治素养,对身体素质也有较高的要求。此外,在企业行政管理人员日常工作中还应加强专业培训,注重培养其处理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养成协调、统筹全局的思维方式及择优决断的能力,据此为企业提供更有利的发展条件。
五、结语
近几年来,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在不断的深入,并且在经营机制、企业制度等方面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然而,在进行改革的同时,伴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我国国有企业中还存在的很多问题开始一一显现出来,这将影响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进程。为了我国国有企业能够作为国有企业参与社会化市场及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及前提条件,行政管理在日益发展和进步的现代化经济生活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随着社会生产分工的精细化和专业化加深,社会生产力呈现出明显的上升及发展趋势。但是当前企业行政管理中问题众多,仍需要积极改进、调整,建立并完善行政领导负责制、激励与奖惩机制,合理设计行政组织机构,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国有企业要想快速、稳定发展,必须建立完善、规范化的行政管理机制,方能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及经营,从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并贡献自身力量。
参 考 文 献
[1]张万军,杨涛.当前国企行政管理新体制的构建[J].现代商业,2011年第10期.
[2]赵敬锋.转变乡镇政府行政管理职能之探索[J].辽宁行政学院报,2005(04).
[3]李光全.中国新城新区行政管理体制创新面临的问题与破解对策——以青岛蓝色硅谷为例[J].城市,2015(6).
[4]李琳.曲江新区行政管理体制创新问题的调查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17).
[5]崔筱.浅谈企业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创新措施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26).
[6]施雪华,曹丽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特征、问题与改革[J].党政研究,2012(6).
[7]李鹏辉.新时期企业行政管理的问题分析与创新思路[J].港澳经济,2015(z2).
[8]周瑾.关于当前医院行政管理体制面临的问题及创新策略[J].东方企业文化,2013(2).
[9]陈明. 企业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创新对策分析[J]. 西部皮革,2017,(10)
[10]谢亚慧. 企业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研究[J]. 企业文化(中旬刊),2017,(12).
[6]
唐贝瑜. 企业行政管理的创新意义及具体措施[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