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选题背景 2
二、选题意义 2
三、幼儿绘画活动概述 2
四、对幼儿绘画活动的指导策略的建议 2
(一)创造宽松和谐的氛围 2
(二)给幼儿一定自由,鼓励幼儿进行创造性绘画 3
(三)绘画过程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 3
(四)不要随便打击幼儿绘画的积极性,保护幼儿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4
(五)提高教师的情绪智力,创造积极的氛围 4
五、结论 4
参考文献: 5
一、选题背景
孩子从小对艳丽的颜色和鲜活的画面感兴趣,他们从能够执笔起,就热衷于绘画活动,无论是一时兴起的信手涂鸦,还是有意识的涂抹作画,他们都是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思想感情。幼儿园幼儿在这一阶段处于象征阶段,这个阶段是“儿童开始有意识、有目的创造视觉形象,并建立他们自己的表现方式”的时期。幼儿在这一时期表现出非常丰富的想象力,并且在绘画中有着强烈的主观愿望。幼儿不仅仅停留在信手涂鸦和线条、简单图形的绘画上,绘画的图形开始复杂化,并且图形种类也有所增加;形象间的排列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开始注意大小的比例,但分寸掌握较差,常常把人和动物画得一样大;形象与形象间有了一定的关系,如出现了相应的主题,或者尝试表现作品的情节或事件。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把艺术教育纳入幼儿课程和教学的范畴,然而,通过对现实情况的考察,我们发现:在幼儿园绘画活动中师幼互动大多是以教师的指导和评价幼儿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而教师的指导和评价似乎更多体现技能训练与教师的意图,忽略了幼儿自身的精神世界;过分重视教师的要求,限制幼儿自由表现自己的情感体验。
二、选题意义
通过对幼儿绘画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的研究,可以让幼儿教师对绘画活动中的师幼互动情况有一个更深刻的认知,并产生进一步的关注。目前有很多幼儿教师对于如何有效进行绘画教学十分迷惑,理论和实践也出现矛盾和脱节。在活动的组织中普遍存在重视程序忽视幼儿反应的现象,在教育方法上急于灌输多于耐心诱导,回应儿童的方式单一、千篇一律、甚至不予回应,对儿童提出某些始料未及的问题采取回避、简单制止等消极应对措施。这些问题是教师实践中的困惑,是影响师幼关系,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也是教育研究者所必须关注的问题。本研究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得出客观结论,并为在幼儿绘画活动中如何进行有效互动提供可行性建议,从而为幼儿教师绘画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三、幼儿绘画活动概述
幼儿绘画活动是幼儿把自己从外界接收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独特的艺术语言(如:形体、色彩、表情、粗细、大小等)创造性地表现出来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有利于幼儿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良好个性的发展。幼儿绘画是儿童的视觉语言,在幼儿丰富的绘画领域中,形象和色彩是构成幼儿绘画语言的两大要素。早期的绘画最有利于培养幼儿对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因此,绘画则成为幼儿园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对幼儿绘画活动的指导策略的建议
幼儿绘画活动的指导策略研究(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