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面对的具有独立的人格,但身心发育还发育还不成熟的幼儿。在教育活动中,幼儿园教师以“四心”为基础,对幼儿进行教育和引导,以获得良好教育效果,达到幼儿身心的发展的目标。
幼儿园的“四心”为爱心,用爱来感染幼儿;耐心,关注幼儿的意志品质;细心,关注幼儿的情感体验;责任心,关注幼儿的人格成长。
树立与专业化要求一致的幼儿教师形象:由于幼儿教师劳动的特殊性(呈现幼稚性、全面性、细致性、多样性、创造性和长期性),他们的专业素养就显得特别重要。正如美国幼教专家凯茨指出的那样:幼儿教师的专业应表现为在教育工作中能运用高级缜密的知识作为判断和行事的标准。具有这种素质的幼儿教师能抓住孩子丢来的球,并且把它丢回去,让孩子想继续跟她玩,并在玩的过程中不断创造出新的游戏来。他们是真正的幼儿学习、发展的专家。专业与非专业教师在教育中的表现大相径庭,例如,幼儿之间出现某种矛盾、冲突,专业型教师的第一反应是:"我能利用这个机会让儿童学习什么?"从而运用专业的知识临床诊断、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思考各种可能的行动方式,并评估行动及决定可能造成的后果,以有利于幼儿长远发展的方法引导他们在冲突中学习。而非专业教师的反应往往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并只是尽快地结束纠纷。
(一)如何修炼良好的个人修养及行为
1、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责任心
爱岗敬业就是热爱自己的岗位,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把自己的职业当做一项事业来做。爱岗敬业的前提,敬业的爱岗体现。对于幼儿园老师来说,只是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坚信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是崇高的事业,才能产生高度责任感和强力的事业心,不断丰富理论知识,探索教学思路,形成科学目标意识,树立教育理念,提高思想认识,从而调动主动性,发挥创造性,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2、以身作则,躬身置身的细心
教师的责任是教书育人。这一自责一方面使教师备受社会的尊重,另一方面也使社会对教师的素质和品行提出的更高要求。幼儿园教师的教育对象是身心发展部成熟、具有相对可塑性的幼儿,因此,幼儿园教师以身作则,细心教导,成为幼儿健康的教育者和引导者。
3、严谨治学,学而不厌的耐心
幼儿园教师肩负教书育人重任,必须有从事教育所必备的职业能力和素养。幼儿园教师应具备扎实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素养和广泛的兴趣爱好,能够胜任教育工作;同时,幼儿园教师还要掌握丰富的教育理论,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拥有高超的教学技艺。这样幼儿园教师才能完成任务,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目标的。
4、关爱儿童,严爱相济的爱心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爱心。这种只讲付出building计较汇报的、无私地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育的情感基础。幼儿园教师要科学把握对待幼儿的严慈相济的尺度,做道严而不历、爱而不纵,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的发展。
(二)如何修炼良好的综合素养
1、职业理解与认知
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遵守教育法律和法规。理解幼教的工作的意义,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认同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立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的道德修养,为人师表。具有团队合作的精神。
2、对幼儿的态度与行为
关爱幼儿重视幼儿的身心健康,保护幼儿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尊重幼儿的人格,维护有合法权利,平等对待每一位小朋友,做到不讽刺孩子、不挖苦孩子、不歧视孩子、不体罚孩子和变相体罚孩子,信任孩子尊重个体差异的孩子,主动了解每一位孩子和满足每一位孩子的身心发展的不同需求。重视生活对孩子的健康成长的重要价值。让每一位孩子在拥有快乐的幼儿园生活,让他们爱上幼儿园。
3、幼儿保育和教育的态度行为
注重保教结合,培养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注重幼儿的好奇心发觉幼儿的兴趣爱好,注重环境和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作用,创设具有教育意义和环境的氛围,将游戏作为孩子的主要活动让他们在游戏中学到知识,重视具有耳朵方面的经验,将探索交往实践活动为幼儿的重要学习方式,重视自身对幼儿的影响,重视幼儿园。
三、要有熟练的教育技能
(一)观察了解幼儿的能力
观察了解幼儿的能力很重要,要教育好幼儿,首先要了解幼儿,这就要求老师必须具备敏锐、细致的观察能力。一个经验丰富的幼儿教师,善于在教育过程中洞察幼儿的认知、言语、行为、情感、爱好、特长和心态变化,从而随机引导,调节控制教育活动。
(二)与幼儿友好沟通的能力
与幼儿友好沟通的能力即如何用儿童的语言和方式,用孩子可以理解的话和行为与幼儿交流,是每个幼儿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在与幼儿沟通时,教师应该做到:让孩子倾诉----坐下来听;和孩子平视----蹲下来看;与孩子商量----相互尊重;让孩子决定----学会选择;替孩子着想----留点尊严;放孩子出去----认识社会;向孩子道歉----说声对不起;向孩子学习----能者为师。同时还要具备开展现代幼儿教育工作的语言能力,在学前教育工作中,口语是教师和儿童交往、传达信息以及组织和教育儿童的手段。同时,学前期是儿童言语迅速发展时期,模仿又是他们学习言语的主要手段,所以,学期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对儿童说的口语应清楚简短、浅显易懂,生动形象,富有感情色彩,并伴随有表情、手势以及运用实物等,还要掌握艺术语言等等。
(三)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的能力
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的能力教师有目的、有计划,针对幼儿的特点而精心创设。让幼儿园的每一个平方都发挥教育功能,把教育意图渗透在环境之中。作为幼儿园教师,必须不断加强和提升学术、科研创新能力。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在当前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
(四)锻炼教育实践能力
教育实践能力作为幼儿教师,应该做到深入钻研教材,确定教育要求,处理教学内容,并能综合运用多种教育手段,形式和方法,优化教育过程,集中幼儿注意力,激发幼儿学习情趣,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引导幼儿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开发幼儿智力,客观公正的评价幼儿,使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同时还要具备开展现代幼儿教育工作的组织能力、创造能力和评价能力,一、幼儿教师所负责的一个班有二十至三十个左右性格各异的孩子,他们的一日活动又是丰富多样的,需要幼儿教师有一定的组织能力,教育教学才能得心应手;二、处于一个需要创造的世纪,面对可塑性非常大的儿童,时代呼唤有创造性的教师。无论是环境的布置、教学活动的实施,还是主题活动的创编、区域活动的安排以及游戏活动的指导,都是展现教师创造力的大好天地;三、教师是教育过程中最主要、最具权威的评价者,因而,他们的评价能力就显得格外重要。另外,幼儿教师的设计能力、交往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运动能力等也要有较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著作:
[1] 张克中. 做教师[J]. 人民教育, 2009, (24) :48-49
[2] 关俊良. 慎思笃行,言传身教[J]. 计算机教育,2009, (23) :30
[3] 孟凡永. 校长要以教师为镜[J]. 中国教育学刊, 2009, (11) :92
[4] 白凤秋,提升教师素养,提高学生素质——教育处工作点滴【J】新课程学习(中),2011,(9)。
[5]《教师礼仪》李兴国,2010,(1)。
[6]皮连生:《学前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7]林泳海:《幼儿教育心理学》,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8]金浩:《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试论新时期幼儿园教师的个人修养(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