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了解绘画的教育、目标、目的是什么。了解学前儿童绘画的过程,要如何去指导他们,以什么样的形式去教育他们。
(一)、绘画指导原则
1、开放式的指导
幼儿的思想是天马行空的,不要太局限他们的想法,如果太局限,会让他们跟着我们设定好的思路去绘画,会少了创造性的绘画,从而导致抹掉他们自己创造的思维
2、赞美式的指导
不管在哪个年龄层段,都需要有赞美和鼓励,去激励他们。因为幼儿的画法有的时候是看不懂的,但对于他们自己而言,都有每幅画的意思,这就他们要表达的想法。
3、指导式引导
儿童要获得好的知识和技能,要在他们原有的基础上去引导他们,可以让他们多练习,在老师的引导下,掌握知识和技能
(二)刺激儿童对于绘画的心理
前期对于幼儿要去刺激她们对于绘画的渴望,只要有了兴趣,那对于接来下的事情就会好办很多。例如(在画汽车的时候,可以让她们先画一个框,然后对她们说,我们要给小汽车穿上新衣服,引导她们去填色,颜色填好后,还可以引导她们画上汽车的尾气,可以跟她们说,现在我们的小汽车已经穿上新衣服了,那接下来我们是不是要去别的地方做客啦~)类似这样的引导,也会激发儿童对于色彩、线条等的想去画画的冲动。
(三)培养儿童绘画的想象力,鼓励儿童大胆表达
幼儿绘画创新的前期是想象,通过绘画,让她们表达自己奇特的想象,最终成为图案表达出来,幼儿思维中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力,她们敢于去想象,也富余想象,但这些想象并不是一触即发的丰富想象。幼儿的想象力比较贫乏,想要让她们把这些想象透出来,就需要教师的激励、引导。
(五)搭建适合幼儿的表现手法,有效的指导
在幼儿绘画的过程中,会出现,老师,我不会画!“我不敢画”“老师,你帮我画吧”“我不知道要怎么画”诸如此类的话语。遇到这种情况时,教师就需要提供给她们一种简单的画法和引导,引导她们去尝试着画出来,跟幼儿一起讨论绘画的结构、涂色等,将幼儿一步步带到最终成型的状态,跟幼儿一起,也可以让幼儿的心理上面获得安全感,也会敢于尝试去创作自己想要的成品,并从中体会到绘画给她带来的快乐。例如:我们今天要绘画的是:“石头人”,但活动开始时,很多孩子迟迟不会下笔。我会跟她们说:“小朋友们,你们就按照你们自己想象中的图案大胆的画出来,我们肯定都可以画的很好,我们是很棒的”如果还有孩子不下笔,为了让她们更能够大胆的表现出来,可以给他们讲故事,把这些形象塑造起来,因为只是已讲的形式去表达,那对于她们还是有想象空间的,她们会根据自己的想法去表现出来。
(六)给予幼儿舒服的创作环境,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在幼儿绘画中的过程中是需要用到“想象”的,而“想象”的这种探索行为必须在一个舒适、明亮、安全、自由的环境中,因为,老师就要去布置这样的一个舒适的场景。
例如:一次绘画活动中,有个孩子画了一个就不肯继续再画下去了,问她们怎么了的时候,她很小声的说:“我画的一点都不像,不想画了”原来孩子用像和不像去衡量自己的画的好坏。于是跟她说:“没关系的,其实画的像不像都没关系,但是你看,你的想象有多棒呀!只要你能够大胆的 去想象出来,可以跟老师画的不一样,一定要相信你自己想象出来的,要相信自己肯定会画的很好,甚至于比老师画的还要棒,还要好!~”孩子听了后,就认认真真的画起来,而且从她的画中,可观察到她的想象力真的是超级丰富的,这样一来,就能看出,老师给到孩子创造了一个舒适、宽松的环境,这样就可以让幼儿获得成功的最初体验,还能激发她们对于自己的创新、创作能力,也能够激发她们对于绘画的兴趣、信心和勇气。
三、学前儿童美术赏析与活动指导
(一)引导儿童的联想
在画画时,引导儿童有一定的联想,可以简单的教一些便于记忆的图画,找出一定规律,去引导他们
(二)促进儿童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
美术活动不仅需要动脑,还需要动手。要让她们把自己脑海中想象到的东西,已图的方式表达出来,这需要用到我们的美术工具,也需要用到我们的双手。靠这些去构出自己脑海中想要表达的图案。
(三)培养儿童良好的品质
除了对儿童智力因素的影像,儿童美术对于儿童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特别是良好的品质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例如:绘画对于儿童的坚持性、独立性和任务意识的培养是很好的方法,需要按照合理的绘画材料是有助于培养儿童的规则意识和自我服务的意思,可以让她们认真的观看相关的美术资料,观察儿童严谨认真的态度和留意细节的好习惯,是非常好的,也可以让儿童完成美术创作,让她们更有自信的去表现自己。
(四)用故事激发儿童的欲望
在美术培训课上,有的孩子因为胆子比较小,画的画儿也很小。如果老师直接要求孩子画多大的画面,孩子常常会很被动。他们可能会照老师的样子去画,但是积极性就会大打折扣,而且久而久之就会完全失去自主的意识。
对于这样的情况,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比如我们要画一头大老虎,可以用比较夸张的手法去表达。可以用手比划和用嘴(嘴巴张大)的手法,跟孩子说:“我是一只大老虎,是很大很大的那只哦,到底有多大呢?大到这张纸只能装下我的老虎头。”这样一来,孩子们也会想试试自己能不能画出一只很大的老虎。这样的情境教学不但对于构图的大小有帮助,还有助于构图位置的确定。
这样的情景演练,会让孩子们知道要怎么去表达,她们的思维是比较发散的,想象力也是很丰富的,我们只要做出适当的引导,就能让她们表达的内容更丰富,更贴合。
著作:
1.《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主编:王咏 人民出版社 2018年8月第1版
2.《幼儿美术教育的教与学》王秀丽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第1版(2010年10月1日)
3.《幼儿园教育活动案例及评析》 主编:夏力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年10月1日
学前儿童绘画活动指导研究(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