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师德的内涵 2
二、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2
三、学前教育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2
(一)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意识淡薄 2
(二)师德建设形式化、偏私化 2
(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发生了扭曲 3
四、学前教育师德建设改进策略 3
(一)要明确自身肩负的责任,建立良好的心态 3
(二)加强对幼儿教师的师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 3
(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3
(四)“身教”重于“言教” 4
(五)开展有效的师德监督 4
五、总结 4
参考文献 5
一、师德的内涵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时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师德主要由两部分因素复合而成:一部分是教书育人的基本素养,另一部分是履行教职的特殊素养。二者融合为一体,构成教师职业道德。基本素养体现的主要是社会对一般社会成员的道德要求,它是从社会成员的利益关系中派生出来的;特殊素养主要是教育职业对教师的要求,它是从职业所承担的特殊社会职责、从教育的特殊规律,以及教育和教育人员自身的关系中派生出来的。师德建设要收到好的效果,必须是双管齐下,两种素养都要重视,不可失之于偏颇。
二、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素质的构成要素包括机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其中师德是教师的道德意识、道德关系和道德活动的总和,是教师素质的核心内容。教师这一社会群体,既担负着向学生传授知识、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文化探索的神圣职责,又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使其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责任。前者着重于言传,后者偏重于身教,言传、身教都很重要,二者须相辅相成才能培育出德才兼备的人才。因此,教师除了学识渊博,还应当具备必需的职业道德,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必须把师德建设放在首位。把教书、育人结合起来是教学的重要原则,也是每位教师的基本职责。教师是学校的主导力量,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和核心,教师队伍的师德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全体学生的素质乃至整个民族的素质。在新时期加强教师师德建设,探索行之有效的师德建设的新思路,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三、学前教育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需要更多免费论文请点击进入专业论文网站查找
幼儿教育论文网 http://www.yrlunwen.cn 教育论文网 http://www.jyLunwen.top 会计论文网 http://www.kjLunwen.top 电气工程论文网 http://www.dqLunwen.top 法律论文网 http://www.fyLunwen.top 工程管理论文网 http://www.gcLunwen.top 工商管理论文网 http://www.gsLunwen.top 汉语言文学论文网 http://www.hyLunwen.top 计算机论文网 http://www.jsjLw.top 金融论文网 http://www.jrLunwen.top 人力资源论文网 http://www.rLzyLw.top 市场营销论文网 http://www.scyxLw.top 小学教育论文网 http://www.xxjyLw.top 行政管理论文网 http://www.xzLunwen.top 行机械设计论文网 http://www.jixielw.top 论文同学网 http://www.lunwentongxue.com 论文下载网 http://www.lunwentongxue.cn
(一)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意识淡薄
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些幼儿教师师表意识淡薄,缺乏自尊自爱精神,难以起到表率作用。如有的教师上课自由散漫;有的仪表不整,举止粗俗,甚至乱扔乱吐,在学生心目中造成不良的印象;甚至还有个别教师在课堂上发泄不满情绪,把一些个人成见、怨气带进课堂,给学生做了不好的导向。教师的行为是一部活生生的“隐性课程”教材,教师的这一些失德行为将有可能动摇和模糊幼儿的是非观念,给幼儿造成恶劣的影响。
(二)师德建设形式化、偏私化
现阶段,我国对幼教工作者的道德缺乏健全、有效的监督制度,很多监督制度还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和口头上,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也没得到应有的效果,社会对于监督幼教工作者违反师德行为的作用比较缺乏,很难对幼教工作者职业行为形成有效的监督,这是幼教工作者道德失范的一个主要原因。其次,教育制度的偏私化。也可以称作工作机制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可操作的空间,执行过程中不合适所有的幼教工作者。其主要包括培训、考核、激励机制的偏私化。比如,幼儿园进行培训的对象主要来自优秀教师。虽然这种模式有利于让一小部分的老师得到提升再促进其他教师的目的—这也是“种子研修”活动的最终目的,但在我看来,这些模式都显示了一个相同的特性:选拔参加培训的基本上是学科带头人或者是幼儿园的领导,甚至有一部分的幼教参加了很多次的培训。诚然,这和我国学前教育优质资源的稀缺现状相关,但却深刻地影响了在幼儿园里偏私化的决策过程。这给幼教工作者的心理造成了不良影响,容易失去积极主动性,造成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偏见的情绪,势必会影响到教授自我品德的修养。
(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发生了扭曲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各种西方文化、思想观念不断涌入,少数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受到了冲击,被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占据了头脑。因此,幼儿教师队伍的价值追求和利益诉求出现了多元化趋向,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缺乏社会主义主人翁的精神,对担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的重任缺乏自觉性,部分幼儿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发生了扭曲。
四、学前教育师德建设改进策略
浅析学前教育师德建设现状与改进策略(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