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优化幼儿园的人际环境,管理者还应注重创设宽松的精神心理气氛,建立和疏通信息沟通渠道。管理者要能用人所长委职放权,相信教师能够负起责任,采取他认为应当采取的措施干好工作,完成任务。如果处处监督提防,不敢放手,大事小事必须由领导“拍板”则不利于激发积极性,容易造成压抑紧张的氛围。此外,管理者与教师都能充分做到相互沟通,相互了解,让每个教师都能充分表现自己,能有机会表达自己对园所的意见和建议,建立起“人和”、民主的氛围。否则,联系渠道不畅,就容易产生误会和矛盾,就更谈不上“人和”。
(三)没对工作中的倦怠,要积极应对
幼儿园教师应正确认识和直面职业倦怠。通过自我诊断与评估或他人的提醒与建议,意识到或发现自己具有某些症状和反应时,教师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而不是逃避,正确分析问题所在,把成因归结为个体可以控制的因素,如个人能力、努力程度等,而不是怨天尤人,同时采取多种方式或主动寻求帮助来加以化解。因此,幼儿园教师突破职业倦怠的关键之一是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用系统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使自己的保教行为理性化、规范化、科学化,进而再用自己的实践丰富、完善教育理论体系。
(四)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优化人事制度,教师工资可根掘绩效考核实行动态管理办法。在公办幼儿园分配制度改革方面,在编教师实行国家拨付工资制度,继续保留其身份,享受国家原有的一切待遇;对于新增人员实行社会化用人制度,择优聘用,签订劳动合同,建立优劳优酬、多劳多得的工资分配模式。对于聘用的幼儿园教师实行同工同酬,依掘学历、职称、教龄、专业等情况。教师这一职业作为社会角色的成部分,有着衣、食、住、行的需要,积木的物质保障是他们能够进行正常工作的前提,而物质激励在满足教师基本的需求发挥了巨人的作用。“物质激励是根据按劳分配原则,以货币或实物奖励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激励人们积极地、创造性地、自觉性地工作。”物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基础,对人类的意义不可或缺,而对于教师来说,只有通过劳动,得到满意的收入,拥有良好的生活条件,才能对幼教事业更大投入。完善的薪酬机制有赖于幼儿园考核标准的制定,只有制定出完善合理的考核机制,才能让教师薪酬的发放更合理。
(五)幼儿园教师要与人为善加强培训
增强幼儿教师的幼教理论能力和幼教实践能力,提高幼儿教师教育能力,是幼儿教师的在职培训的初衷。通过在职培训,帮助幼儿教师密切关注幼教发展的新理念、新动态、新趋势,不断淘旧纳新,从而提高各项教育素质,激发幼儿教师的教学激情,增强幼儿教师的事业心、实践教学能力以及研究幼儿、研究幼教问题的能力。
首先,增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幼儿教师职后培训的效果与培训的内容息息相关,所以应该注重调整职后培训内容,增强内容的针对性。根据幼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惑组织,相关部门要认真组织制定培训内容。培训的内容应有助于幼儿教师发展观察幼儿、研究幼儿、有效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帮助幼儿教师自我提高,促使幼儿教师运用幼教理论指导幼教实践,实现幼儿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激发和强化幼儿教师的教学动机。其次,改进培训的模式方法。通过多样化、特色化的职后培训模式,满足不同层次的幼儿教师的各种需求,促进幼儿教师的全面进步与个性发展并驾齐驱。
四、总结
学前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也是人生教育的基础环节,提升学前教育水平的关键是教师,幼儿园教师管理作为幼儿园管理的关键环节对幼儿园管理的整体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幼儿园教师管理的研究,事关教师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事关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全局。
参考文献
[1] 滕春燕.心理契约与幼儿园教师专业化发展[J].幼儿教育.2012(26)
[2] 张娜.幼儿教师管理的新向度:柔性管理[J].徐特立研究(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02)
[3]吴振宇.学校管理应重视非正式沟通[J].教学与管理.2002(06)
[4] 赵俊婷.关于当前民办幼儿园发展奖补办法的思考——基于西部S县的调研分析[J].学术论坛.2013 (4)
[5] 段鑫宇.绥化市私立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及建议[J].学园,2014(31)
适应幼儿园教师特点的有效管理(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