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跳绳、抓子、跳房子等游戏,可增强幼儿的手、脚动作的灵活协调,促进幼儿骨骼肌肉的发育,锻炼幼儿的运动技能和技巧;踩高跷、踩影子等游戏可以训练幼儿的平衡能力;猜鸡鸣、黄鼠狼打鸡等游戏可以训练幼儿的听力、注意力、观察力、反应的速度及表演能力。一些游戏中的歌谣及对话还可以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2. 传统游戏还可以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具有教育意义。
幼儿玩传统游戏时多采用集体游戏的形式,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合作习惯和友好、协商的游戏态度。如编花篮,需要大家一齐说、一齐跳,同伴之间相互配合协调,游戏才能顺利进行。
幼儿彼此合作,有助于培养幼儿合作的好习惯。还有些游戏需要分组进行,并有严格的游戏规则,有利于幼儿在游戏中学会与人交往、协商、谦让、解决纠纷、遵守规则等社会行为,可以弥补独生子女家庭中同龄伙伴的不足。
(二)、传统游戏在幼儿园的教育意义:
游戏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作用,充分肯定儿童游戏的独特教育价值。
1、游戏与儿童的身心发展
刺激人身体感官的休闲, 娱乐, 游戏活动实在不少,如果人们封闭自我,四肢感官毫不与外界接触,精气血脉难以畅行而使身体不能强健,感官心灵难以激活而使智慧不能开发。显然, 游戏对人身心的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游戏活动可以宣泄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 也可以促进其血脉畅通,骨骼强健。
2、游戏与儿童的知识学习
中国传统的儿童教育充分利用了游戏的形式来发挥其最佳的知识教育效果, 从实践结果看,这种教育是很成功的。讲究知识性, 追求知识启蒙的效果,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儿童游戏的重要特征。这一点,在不少儿童游戏中得到了体现。
3、游戏与儿童的品德修养
儿童游戏具有德育的意义,古人有充分的认识,并对游戏的德育作用给予充分的运用,乃至于有意赋予大量儿童游戏以道德含义。不少儿童游戏具有锻炼和培养儿童的意志品质的作用。比如说儿童一开始在学习唱歌,难免缺乏连贯性,这时就需要儿童的意志力去克服困难,这样儿童的意志也因此得到了锻炼。
4、游戏与儿童的审美情趣
对儿童而言,游戏的过程本身也是一个审美情趣的培养过程。孩子们厕身于游戏过程中,不仅感受了事物的色彩美、质料美、造型美、节奏美、音律美,而且还参与了美的创造,审美感与艺术活动的技能技巧也得到锻炼。中华民族向来善于游戏、文明高雅著称于世,这是一种从儿童幼小时期就开始受到陶冶、逐步形成的优良品质。
四、正在消逝的传统游戏
1、昨日的孩童和现在的孩童
儿童少年正是人生初始,做做游戏,极有益于身心之健康。但现在的孩子们或埋首于课业,或沉迷于网游,真正动手动脑的游戏几乎不做了,而过去一直流行于民间传承了几千年的一些游戏也正在或已消失。当然,孩子们的游戏也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变化的,每个时代的孩子都有不同的兴趣方向和游戏方式。过去文化落后、物质匮乏,但生性好动的孩子们并不甘寂寞,他们从长辈那里得到了丰富多彩的游戏方式,既健身益智,又充满童真童趣,苦乐年华就在这些代代传承的游戏中度过。
传统游戏的现代教育价值(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