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戏剧回归孩子
内容摘要:当前各幼儿园及幼师专业普遍不重视幼儿戏剧教学,轻视幼儿戏剧教育的意义,对幼儿园戏剧活动缺乏深刻的了解和认识。本文尝试分析幼儿园戏剧活动,重新定位幼儿戏剧,调整幼儿戏剧教学的策略,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从教能力。
一、幼儿戏剧的意义以及在幼儿园的运用
1、角色游戏
2、故事表演
3、剧本演出
4、戏剧活动
二、对幼儿戏剧的重新定位
1、确立孩子在幼儿戏剧的主体地位
2、发挥教师在幼儿戏剧的指导作用
三、幼儿戏剧教学的调整策略
1、从“轻视”到“重视”
2、从“表演”到“游戏”
3、从“单一”到“多能
关键词:幼儿园戏剧活动;幼儿戏剧教学;策略
宋庆龄曾经说过:儿童是国家未来的主人,通过戏剧去培育下一代,提高他们的素质,给予他们娱乐,点燃他们的想象力,是最有意义的事情。
幼儿园如何运用幼儿戏剧进行教育?幼师专业应该怎样教幼儿戏剧?我们幼师应该怎样学习幼儿戏剧?
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思索与探讨。
一、 幼儿戏剧的意义以及在幼儿园的运用
戏剧是通过演员表演故事来反映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冲突的艺术,是以表演艺术为中心的文学、音乐、舞蹈等艺术的综合。
什么是幼儿戏剧?人民教育出版社幼儿师范学校语文教材《幼儿文学》里解释为“以幼儿为对象,适合于他们接受能力和欣赏趣味的戏剧”。
戏剧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形式,除了丰富感知、完善人格方面的作用外,还可以促进儿童的思维和语言发展,培养良好的表达能力,它在幼儿园教育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幼儿园戏剧活动是幼儿园语言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它创设了生动的生活情境和语言表达环境,让幼儿从中与他人进行交往和互动,愉悦、自由地发展语言、艺术表现和创造等多种能力。它有四种表现形式:
1.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是指幼儿在教师引导下,利用幼儿喜爱模仿的特点,进行角色扮演游戏,用戏剧的艺术形式,来学习社会经验,实践生活教育。如在扮演交通安全活动时,老师要求小朋友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学习排队上车的礼貌,上车后投币,在位置上坐好坐稳,下车时不要忘了向司机伯伯说声谢谢。这种活动有时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时可能是幼儿自发的一种角色扮演游戏。例如在幼儿园的活动区里,小朋友们自己组织发动,扮演主题为“生日会”的游戏,有的扮演爸爸,有的扮演妈妈,有的扮演爷爷、有的扮演奶奶,有的扮演孩子,有的扮演客人。他们自由交谈、自由活动,在互动中学习招待客人的礼貌,培养参加活动的能力。
角色游戏不强调表演的技能,重视孩子们语言的发展和合作交往能力,孩子的自主性强,教师较少参与到活动中。
2.故事表演
故事表演,是幼儿多次听了教师讲述的故事,在熟悉理解内容情节的基础上,通过角色对话、动作、手势、表情等手段,以表演的形式,再现故事的一种游戏。这种表演,可以是段落的表演,也可以是整个故事情节的整体表演,在表演活动时,每个幼儿都扮演一定的角色,没有观众和演员的严格区分,教师则可在旁领诵故事,串联情节。
无论是整体表演,还是段落表演,都是幼儿对文学作品的表演,在表演过程中,幼儿不再是记忆复述故事,而是把作品里的虚构的世界展现出来,在这个虚构的情境中体验角色心理,并用适当的语言、动作、表情再现人物形象及情节发展,还可以使用简单的头饰和道具。
让幼儿戏剧回归孩子(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