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在游戏中自觉成长
在家长们的观念游戏就是玩,而玩是孩子的天性,我们不能盲目的玩,要玩出成绩,游戏,不仅仅是游戏,不仅仅是玩,它是有目的、有组织、有纪律的,游戏是帮助幼儿们在反复练习中培养良好的常规动作,从而端正他们的行为,健全他们的品德。
说起幼儿,除了天真可爱之外,不免对娇生惯养心生忧虑,现在富二代、富三代子女的不良行为习惯和不良思想倾向,让老师们感到肩膀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是往往不同步的,发财致富的农村农民,在改革开放的春天里,赚到了满满一桶金,但大多数家长都顾不上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甚至有的家长因为自己文化程度不高而难于正确引导。同时,独生子女的普及,爷爷奶奶辈们对孙儿们往往又宠爱有加,性格脾气都非常的任性、骄纵,更使蜜罐中成长的幼儿迷失了方向。
叶澜教授曾经说过“时代呼唤生命自觉,生命自觉是‘新基础教育’追求的核心价值。”其实应该是整个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作为启蒙教育的幼儿教育更应该重视这种教育理念。所谓“自觉”,是强调人的发展是内在动力主导和自主推进的结果。“觉”本身的意思就是“觉知”、“觉悟”“觉解”之意。据此,我认为,幼儿的发展,其终极目标应该是主动自觉发展,而不是被发展。
曾有专家说过“游戏是幼儿学习的一种教育形式,幼儿要从游戏中认识周围生活,学习生活经验并积累,自觉培养独立性、积极性、创造性和动手动脑的能力”。因此,教师要让幼儿在游戏中自觉发展。
一、在游戏中自觉行为
幼儿时期是奠定良好品德的最佳时期,幼儿时期是行为习惯良好养成的时期。鲁迅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游戏能给幼儿带来快乐和满足,使他们萌发健康的情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无论在什么游戏活动都是在不断地让幼儿养成自觉的行为习惯。1、在集体游戏中要让幼儿心中有同伴,学会相互合作,愿意与他人分享的自觉行为。如表演游戏活动,幼儿们能投入情感用表演的形式表达出内容、心情,把现实生活结合到表演中,积极、愉快、自愿地去展示、表达,把心中想要说而又不好意思说出来的通过表演来,利用肢体语言表达出来,反应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态度和情感。2、在服务游戏中培养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友好相处、团结互助的自觉行为,如“今天我是美食园餐厅服务员”在这个游戏中,我们有售货员、服务员、点餐员、保洁员,幼儿们各自分工,有的收筷子,有的端盆子,有的抹桌子,还主动帮助没完成任务的小朋友,大家争做优秀服务员,把餐厅整理得干干净净,仅仅有条。3、在关爱游戏中培养幼儿学会感恩他人,学会珍惜,亲近他人的自觉行为,结合实际生活情况。4、通过给“把我送回家”的游戏活动,让幼儿改掉乱丢玩具的行为习惯,学会正确自觉整理玩具,把玩具放回固定的地方,在游戏过程中让幼儿学会如何运用礼貌用语,成为一个有礼貌,受欢迎的孩子等等。
二、在游戏中养成自觉习惯
自觉它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养成的行为,而应该是一种长期的习惯养成。因此,教师不仅仅是通过游戏,端正幼儿的行为,而更应该是以此为前提,引导幼儿从被发展到自觉发展,从而使自觉习惯成为幼儿发展的内在有机构成,成为班级群体的发展灵魂。
1、在班级文化建设背景下游戏。我认为,一个幼儿园有园目标及发展规划,一个班级也应该有目标和规划。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我们在班上提出了“友爱、团结、诚实、自觉、讲信用”的班级宗旨,并把这一宗旨融入游戏之中。在“我的风车转起来了”的游戏中,幼儿们在观看视频、动手制作和玩风车等整个游戏中,始终是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相结合,自觉地参与到游戏过程之中,并把这种自觉的习惯带到其他的游戏中和生活中。
2、在班级主题活动背景下游戏。为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可以确定主题,组织系列游戏。以“爱生活、爱运动”为主题,让幼儿做“赶猪赛跑”(用木棍赶着用报纸自制的球跑,看谁跑得快)、“跳绳”和“拍皮球”(一分钟计时,,谁拍得多谁胜)等等。通过系列活动,好玩的幼儿越发爱运动,不爱玩的幼儿也动起来了。
要培养幼儿的自觉,教师首先要有自己的教育自觉。只有教师的教育观念不断的更新,改进,提升,才能真正在游戏中引领幼儿走向自觉,使之从行为走向一种习惯。在游戏时,教师要从组织者变为参与者,从参与者变为引领者。随着幼儿的不断成长,教师要逐渐淡化自己在游戏中的地位,提高游戏对幼儿成长的作用。
三、在游戏中自觉思维
让幼儿在游戏中自觉成长(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