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幼儿确立健康的态度和信念也是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态度是个体对人、对事所持有的一种具有持久性而又有一致性的行为倾向,态度对行为能起直接的干预作用。态度是情感领域中的一个概念,幼儿对待自身、他人以及社会健康问题的态度和信念的形成和改变过程,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儿童的态度和信念一单形成,就不容易改变,并能对其行为起直接、持久的影响作用。
培养学前儿童健康健康的行为和习惯,让儿童初步学会对健康问题做出正确的抉择,会自觉抵制各种不健康的行为,增强自身保护健康的意识和能力,这是学前儿童教育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幼儿的身心健康最终取决于他们的健康行为,学前儿童健康所期望获得的效果就是让儿童形成各种有益于自身、社会和民族和健康的行为和习惯。
五、进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二)、学前儿童心理发育
对学前儿童心理发育进行评价,是为了公正地评定儿童心理发育的状况,鉴别儿童的心理很障碍和行为问题,有利于因材施教,并及时发现和治疗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
(1).谈话法
谈话法是获取对儿童进行心理发育评价所需的有关信息的一种简单而又十分普遍运行的方法。
谈话的方式有三种:选择答案的谈话;自由回答的谈话法;没有具体问题,只有一定的预定的谈话范围,在此范围内可不拘泥于谈话顺序和问答形式。
(2).观察法
观察法是评价学前儿童心理发育状况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进一步评价儿童的心理发育水平提供大量有价值的信息。观察一般建立在观察者经验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3).筛选检查法
筛选的目的是运用尽可能简便的方法获取有关儿童心理发育方面的信息,以便据此做出决定,确定所测儿童是否需要作进一步的诊断性评价。
(4).智力测验
(5).人格测验
人格测验是用以评估个性心理特征,是心理诊断的一种技术。分为结构不明确的投射检测和结构明确的问卷法测验两大类。
【总结】
学前儿童健康所面临的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多方面的,综合性的,只有通过各方面的广泛研究,各方面研究人员的通力合作,通过全社会的关心和帮助,刚能较好地得以解决。
论幼儿健康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