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欣赏性:丰富幼儿的表达内容
图画中的色彩同样是一种丰富的语言,“色彩是传递情感、营造画面气氛的重要元素。”不一样的作品主题需要搭配不一样的色彩:亲情主题善用红色或者粉红等温暖舒适的颜色,生命主题往往用灰色或者黑色渲染气氛,人文艺术主题色彩斑斓,吸引幼儿阅读感受自然的魅力。文字惯用黑色字体,有些作品的文字也经过了一番思考和处理,让图文彼此相辅相成。例如今野仁美和井本蓉子的《大熊校长》,在大熊校长因病跌倒时,从来不敢大声说话的小羊大喊“救命啊!大熊校长有危险了!”文字进行了图像化设计,将小羊当时手足无措的心情形象的表现出来,与图画相结合,使故事更有冲击力。
幼儿对绘本的理解需要借助图画和文字,在欣赏绘本的过程中,说话是必不可少的,复述故事内容、针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倾听别人对绘本的看法等,这些活动可以有效地调动幼儿说话的欲望,互相交流、积极参与,一定程度上锻炼幼儿的口语交际能力,并且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
二、幼儿园绘本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形式过于模式化
导入-讲述故事-提问讨论-复述故事俨然已成为教师开展绘本教学必要的四个环节。不可置否的是,讲故事是绘本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因为任何形式的绘本教学都需要建立在幼儿理解故事的基础上,但切记讲故事不是绘本教学的全部,绘本教学不等于讲故事教学。这种将绘本教学等同于讲故事的做法,往往会使幼儿在活动中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幼儿的任务只是跟着老师思路走,只是负责听或回答问题。绘本主要是以图画为表达载体的,但往往教师过多的讲述而容易忽视画图的地位和作用,幼儿根本没有自我探索和发现的机会,最终使幼儿失去对绘本阅读的兴趣,同时绘本各方面的价值也很难被有效挖掘。
(二)不够重视引导幼儿“读”绘本
笔者整理出几种主要的阅读模式,总体说来,可归结为两种,一是师幼共读在前、幼儿自主阅读在后,二是自主阅读在前、师幼共读在后。在这些设计了幼儿自主阅读环节的教案中,会发现在幼儿阅读的时候,教师会对幼儿提出阅读要求,如要求幼儿轻轻地翻页和阅读。可见,幼儿在自主阅读的时候是属于默读的,而不是可以大声朗读、与同伴读或分角色读等各种形式。总体来说,相当多的教学设计还是缺少幼儿自主阅读环节,这意味着教师很少能给予幼儿自主阅读的时间,很少能对幼儿的阅读技能给予指导。
教师忙于管理和教学,无暇顾及绘本教学。许多教师每次临到快上课了,才赶紧在中午花一两个小时熟悉绘本内容、制作教案。通常都是赶出来的,上课的时候也觉得自己对绘本的了解不够深入。绘本故事,尤其是经典绘本的故事,每一个字都是经过创作者精心确定的,教师经常会觉得不可以随意更改原文。在讲读绘本图画后,按照原文读给娃娃听。如果幼儿不理解,再用比较口语化的语言来讲解。
三、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丰富绘本教学的内容
1.听故事,简述情节
阅读教学开始前,教师可以将绘本的内容讲给幼儿听幼儿听完故事后,重新组织语言或采用与原文字相近的语言而不是直接让幼儿阅读绘本,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出来。如此,可以培养幼儿说话的胆量和自信,对小学低段的幼儿来说,记忆能力、认识能力、组织能力等也得到了训练和发展。
听故事复述对幼儿而言有一定的难度,抓住主要情节可以降低说话的难度,故事的开头、发展、高潮以及结局,教师在读故事时,要注意节奏的变化,整体偏于慢节奏,给予幼儿足够的时间记忆和消化。
2.看绘本,回忆情节
听故事复述的方式于幼儿而言有一定的困难,听来的故事记得快、忘得快,内容也比较粗糙,因而不能作为阅读教学的主要方式。相比之下,看故事复述就容易一些,通过“看”来记住故事,自然也是要注意故事的主要情节,可以反复看,重点的地方、难记的地方等要仔细看,放慢阅读速度,记得也就牢固一些。
绘本是图文合奏的,因而利用绘本进行阅读教学以达到提高幼儿口语和书面语表达能力的目的,看故事不能只看文字,图画相当重要,尤其是对于无字书,没有文字的描绘,只通过图画传递信息,对幼儿的想象限制越少,幼儿复述的过程中才越没有压力,自信心才会越强。
(二)教师领读引导幼儿提高阅读能力
有研究表明,“拖腔拖调爱唱读”是幼儿朗读时普遍存在的问题,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幼儿的心理特点关系密切。利用绘本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范读前,应当提醒幼儿:老师在读绘本时有没有停顿?又是怎样停顿的?通过示范,让幼儿了解标点之间的停顿等,在范读后,给予幼儿练习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熟悉停顿。教师通过范读,合理恰当的停顿能够给予幼儿想象的时间,语言在幼儿的头脑中便形成画面,让幼儿在想象的世界中遨游,幼儿会情不自禁地跟着老师朗读,在潜移默化中增加了对朗读的认知。
课堂是教师与幼儿共同创建的,教学包含着教师的教与幼儿的学,二者水乳交融。教师的范读能够帮助幼儿扫除阅读的障碍,调动幼儿的阅读兴趣,在听教师范读的过程中走进绘本,不自觉地跟随教师的步调进行朗读,师生共读便水到渠成。
结论
需要注意的是,绘本并不是只具有某一方面的学习价值,它在一个用文字和图画构成的开放语境中叙事,是具有多种学习价值的,教师应尽可能多角度开拓绘本的功能,才能更好地发挥此种艺术形式的特定优势。由于我国绘本创作起步较晚,所以现在幼儿园所用的绘本大都是国外引进的。各国多元文化的交流融汇,可以让幼儿体验、感悟不同民族的生活、风情和观念,培养幼儿的国际视野和人文情怀,关注地球村的所有民族,而不局限于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在纵览域外古今的过程中,幼儿的视野与心胸都将会更加开阔。总之,优秀的绘本蕴藏着多元化的教育价值,有的注重思想品德教育,包括价值观、陶冶情操、性格品质的培养;有的体现艺术审美的熏陶;有的注重社会情感的培养;有的能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有的更能体现语言讲述经验的积累;还有的是关于科学知识学习的。不同题材的绘本承载着不同领域的知识内容,包括自然的、社会的、日常生活的等。这些丰富的知识熔铸在作品的艺术形象之中,常常以色彩绚丽、奇妙无穷的画面和变幻莫测的情节吸引幼儿。通过阅读这些读物,幼儿既能开阔视野,又能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激发观察和思考周围世界的兴趣和向往科学的热情与志趣,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选择和创编多元的阅读材料。只有为幼儿提供多种领域内容的作品,才可以为幼儿提供丰富的阅读经验,进而培养幼儿全方位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