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学校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
由于许多留守儿童缺乏家庭的关爱与教育,他们很容易受到外界的不良影响。因此,推行寄宿制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它在很大程度上能避免留守儿童受到外界的影响。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应该多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与心理问题,应当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他们鼓励与表扬。对待思想问题有偏差的学生不能只是简单的批评与说教,更应该站在他们的立场上,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从情感上给予他们帮助与教育,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好的地改进。
3、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关爱留守儿童
首先,政府应针对部分农村社区教育薄弱、教学资源缺乏、教育观念陈旧的现状制定相应的政策。通过政策的激励和引导,把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结合到一起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其次,要建立和完善农村社区建设,在农村建立社会化的未成年人教育和监护系统。鼓励社会公益组织为留守儿童提供看护的服务。还可以举办兴趣培训班,使留守儿童的兴趣得到发展,心理方面也得到良好的发展。农村社区还应该为留守儿童建立农村社区图书馆和体育运动场所,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有条件的话,农村社区委员会可以设立心理咨询室,可以及时发现和诊治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使他们的心理方面得到积极的发展。再次,社会各方面也应当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力度,努力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温馨的环境,用实际行动去关爱每一个留守儿童。
结束语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是我国农村问题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特殊表现,留守儿童与父母的长期分离导致他们家庭教育的缺失。农村基础设施的薄弱和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的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仍有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留守儿童现象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存在。儿童的心理发展受到多方面的影响,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的共同配合。因此我们希望更多的人关注农村留守儿童这个问题,提高思想认识,让社会为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了城市。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产生了一类新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他们的数量高达5800万人。这些儿童过早地脱离了父母的关爱和教育,使得他们在学习、心理发展和道德方面很难获得正确的认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了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本文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学习状况、心理发展、安全感等方面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研究,提出家庭、社会和学校应形成合力,保证留守儿童良好的成长环境,并通过社会广泛力量使留守儿童的心理得以健康发展。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问题(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