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3~6岁的幼儿来说,喜欢外面的世界,好奇心强烈,喜欢生动形象思的事物构成了其共有的年龄心理特点,这就使得绘本成为最符合幼儿年龄心理特点的读物。幼儿教师应立足幼儿的年龄心理特点,通过绘本的师幼阅读、亲子阅读来帮助幼儿开启智慧、获得认知、激发潜能、感受快乐、发展个性,进而优化幼儿学习、锻炼、饮食、交流等方面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老师和父母应挑选通俗易懂,画面简单并且含有教育意义的绘本,借助图像与文字了解绘本所描述的故事概况等。对于每一本绘本的阅读,都要使幼儿获得在学习方面的相应认识。
2.激发幼儿好奇心,提升想象力
兴趣是让孩子学好一门技术的最好的老师,好的阅读兴趣会让孩子读更多优秀的书籍,从而能够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让孩子懂得更多,了解更多。其次,儿童绘本能够促进孩子社会化发展。孩子在阅读绘本的过程当中,能够伴随着故事当中主人公的情绪变化而变化,能丰富孩子的情感体验,阅读也能让孩子更加快乐,可以起到教育的作用,让孩子懂得真善美丑恶。再次,儿童绘本能够促进孩子想象能力的发展。孩子年幼的时候,好奇心重,想象力丰富,能够促进孩子取发挥自身的想象能力,故事当中的情节可以激发孩子想要读下去一探究竟的欲望。最后,儿童绘本能够丰富孩子的视觉体验,让孩子在色彩绚烂的图画当中感受艺术的魅力。
3.促进幼儿个性发展
每本书都在讲述一个故事,我们每个人所处的境遇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感受不同的世界可以从书本中感受,从而获得丰富的知识。绘本都是以连续的画面来亮相一个完美的故事,故事容量大而情节曲折,画面情节又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引导幼儿想象,去让幼儿有兴趣阅读。例如《我的连衣裙》所以会那么受孩子们的喜爱,用西卷茅子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因为这是一本“为了让孩子们觉得画好玩才创作出来的”图画书。 这本书的画让孩子们觉得好玩,还表现在它的构成上。这是一本以三拍子节奏展开的图画书。什么叫三拍子呢,就是它有一个不断重复的结构——画面“1·2·3”、 “1·2·3”地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类似音乐里的节拍。这本书的作者教过孩子们画画,她知道你只要给孩子们一张纸和画具,他们什么都不会去多想,就是本能地画下去。这对她启发特别大,她说孩子们的画是她创作的原点,她在画画的时候总是一遍又一遍地告诫自己:要像孩子们那样去画画,不要总是想着一定要把它画好。就是这种毫无规章促进了幼儿的个性发展。
4.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绘本丰富的插图弥补了文字的不足,一般孩子可以通过阅读画面来理解故事。家长可以准备一些问题,引导幼儿注意画面中的细节,阅读前后两幅图之间如何串联起一个小说。让孩子可以在向导之下,充斥兴趣地揣摩故事的起色,感应画面中流露的情绪,尽情联想画面以外的世界。对于幼儿,他们更喜欢可以"玩"起来的阅读材料。家长们可以充分挖掘绘本游玩。儿童长于运用肢体语言与形态语言来抒发他们对作品内容的体味,让幼儿适当地"动"起来,将绘本教学融入到游戏活动中,有利于改换幼儿的学习热情,维持幼儿对绘本的持久兴味。
5.丰富幼儿的情感
幼儿期是一个孩子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儿童早期的情感教育,幼儿园和家庭应赋予器重,这样有利于为其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幼儿绘本能够贴近幼儿生活和年龄特征,从而引发幼儿阅读兴趣,对幼儿“情感、态度、价值观、纯正精神”的生长有着共同和不可替代的效果。绘本作为幼儿早期阅读的重要资源,许多作品中都包含了人类丰富的情感经验,借助其中符合幼儿年龄发展需求和特点的相关作品,充分挖掘作品中的社会情感价值,唤起幼儿的情感共鸣,可以促进幼儿心理健康。
三、幼儿园绘本阅读教育活动的几点建议
在 “绘本教学”的专题培训,让我多少对“绘本”、“绘本教学”、“早期阅读”等相关概念有了较浅显的认识。 首先我们要明确它的意义,绘本教学属于语言教学范畴,是一种儿童读物,使老师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的。让幼儿找寻和老师共同去解读对画面的乐趣,让他们在脑海中建构一个完美的故事。
(一)丰富教师自身阅读素养
很多的好老师,把班里的孩子当做自己的幼儿一样对待,而我也可以很肯定的说,在我们二幼,每一个老师都是一个好老师,不管是经验型教师还是我们新生代教师,我们从事这一份工作,就表明我们有这一份热血,为教育事业奉献的热血。而这里就有了一个老生长谈的话题,幼儿教师到底应该如何提高自身的素养呢?身为幼师的必须基本功,不能荒废。课余幼师们可以相互学习,监督,使对方更好。
(二)创造良好的绘本阅读环境
在早期阅读中,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对于幼儿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心理学家皮亚杰强调:“适宜的物质和心理环境能激发幼儿学习的欲望,增强幼儿主动活动的意识,从而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提高幼儿阅读的积极性,从而爱上阅读、享受阅读。
(三)运用多种方式引领幼儿进行绘本阅读
阅读起来朗朗上口的书,那就是是幼儿最好的书,那些有节奏的童谣、儿歌可以让幼儿们知道语言的优美,可以给大一些的孩子多一些选择的,选择他们有兴趣的绘本去看,去理解,最终自然的让幼儿过渡到兴趣。就像《呀》全书以婴儿粉和婴儿蓝做主色调,故事和构图都很简洁,是一本男女皆宜的低幼好书。虽然动物形象、情节变化都够简单,但发现美食的欣喜、变化后的惊讶以及逃跑时的慌乱,俱都传神。故事很简单,说白了就是形状游戏。第一遍看的时候还觉得故事中的几个变化稍嫌浅显,从头到尾一眼就看出变化将要发生在何处。这本书对于低幼的孩子来说,其实难度也是够的。每一个变化,伴随着那一声“呀!”,就足够他投入其中了。有一些幼儿临睡前反复讲足几遍方肯罢休,以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重复着意料之中的惊喜,却是我们可望而不可得的享受了。从我们的角度,先看到的是一些有趣的关联变化,配合巧妙的情节,有了这样一个好故事。恐怕从孩子的角度,却是在这一声声“呀!”的吸引下,才渐渐发现这些变化的联系。
(四)有针性地进行指导
引导幼儿学会观察 看懂书是阅读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巩固阅读兴趣的重要方式,其中最重要的是读图能力,包括辨别角色、分析图意、前后联系。其中绘本的人物形象是最主要的观察对象,引导幼儿先去观察主要的形象,这有利于幼儿对于绘本故事情节和主题的理解,而不至于偏离故事的主题。另外要引导幼儿对绘本连贯的观察,也就是引导幼儿从头到尾阅读一本图画书,其中包括封面、环衬、扉页、正文、封底等等都是要去和孩子们一起去阅读的,而且在上课之前,老师要认真的、仔细的阅读上课时要用到的绘本,不可否认的是,现在有些幼师上课之前都不知道下节课上课时的内容,这是对于自己的不敬业,对于这门职业的不尊重,同样更是对你孩子们的不负责任,更加辜负了对学生家长的信任。所以,身为一名老师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自己职业负责。只有自己知道才能对幼儿有效指导。
在幼儿园时期,老师应该善于应用各种绘本,使绘本发挥最大的价值。绘本的种类多种多样,那么怎么成功的应用各种绘本成为幼儿园老师的必备知识。合理使用绘本,既可以培养幼儿的健康行为习惯、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还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提升想象力、促进幼儿的智力和情感的共同发展。因此,身为幼儿的老师,应该全面的了解各种绘本的特点,并扬长避短的将各类绘本应用到教学中,使绘本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
幼儿园绘本阅读教育的问题及策略(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