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现状调查和培养的方法与策略研究
幼儿期是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和习惯初步养成的关键时期。幼儿生活自理能力通常包括有幼儿吃饭、穿衣、盥洗、入厕、整理生活用品等多方面的。当前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普遍相对较差。因此增强幼儿生活自理意识,能有效促进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本文将重点探讨和分析目前幼儿自理能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然后就这些原因找出适合幼儿和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能够促进幼儿独立性、自信心的增强,并为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幼儿教育作为人生教育的起始站,更需要重视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养成和提高,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勇敢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坚强性格。这种坚强、独立、自信正是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是孩子一生的宝贵财富。
二、研究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及培养的方法
1、调查对象:本次研究是对小龙鱼幼儿园小班29位老师和小班104位家长随机发放问卷的方法进行调查和统计。调查的地点主要是小龙鱼幼儿园,发出问卷133份,回收问卷105份,有效问卷99份。
2、调查工具
问卷
3、调查内容
主要是针对幼儿吃饭、盥洗、入厕、穿衣、整理物品5个方面进行问卷。
三、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现状调查研究结果分析
家庭和幼儿园是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两个重要场所,家长和教师的教育直接影响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和健康行为的养成。然而当前我国普遍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独立性不强,依赖行为及其严重,生活自理情况并不乐观。
在生活中,我们常听到、看到幼儿不能自己吃饭、自己刷牙、不会自己穿衣服、扣纽扣、系鞋带、不会整理自己的玩具等等。为了更深入了解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情况,我们对小龙鱼幼儿园的29位老师和104位家长发放问卷的方法进行调查和统计,问卷的主要针对幼儿吃饭、洗手、脸、入厕、穿衣等问题,调查的地点主要是小龙鱼幼儿园,发出问卷133份,回收问卷105份,有效问卷99份。调查结果幼儿自理能力不容乐观,调查统计见如下表
班级 吃饭 盥洗 入厕 穿衣 整理物品
家
长
问
卷 教
师
问
卷 家
长
问
卷 教
师
问
卷 家
长
问
卷 教
师
问
卷 家
长
问
卷 教
师
问
卷 家
长
问
卷 教
师
问
卷
小班 问卷人数 26 7 21 7 8 2 23 5 26 8
比例 45% 23% 70% 23% 27% 10% 50% 17% 60% 17%
(注解:表中的“人数”为发放问卷并符合问卷要求的人,“比例”为幼儿能完成上述行为的幼儿的百分比)
通过上表的分析,不难看出小班幼儿园在生活自理方面还是存在着很多令人担忧的问题,总结出来共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用餐问题
很多小班幼儿在幼儿园不能完全独立进餐,有些还需要老师喂,能正确使用餐具的幼儿只占总人数的45%,在学校能独立进餐的幼儿仅占23%,家长反映只有少部分小朋友在家有练习过使用餐具。
2、盥洗问题
大部分小班小朋友盥洗都是在家长和老师的辅助的情况下完成的,在学校能独立盥洗的幼儿却只占23%。可见幼儿在这些方面还有待加强和鼓励。
3、入厕问题
小班幼儿在幼儿园仅有10%左右的小朋友能独立完成入厕这个行为,大部分幼儿还是需要老师的辅助完成入厕及后续的清洁行为。甚至需要老师帮忙把屎把尿,自理能力相对较差。
4、整理物品
5、小班幼儿60%根本不懂什么叫做整理自己的物品、为什么自己的生活物品要自己整理
以及如何整理自己的生活用品。因为他们在家自己只管玩,结束后都是大人帮助收拾打理,所以从来没有一点整理的意识都没有。仅有17%的幼儿在父母或者老师的提醒和帮助下能把玩过的玩具放回原处。
综上所述,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相对比较差,这不利于幼儿品质和行为的发展,家长和学校都应该重视,针对这些问题寻找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相对合适的方法。
四、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方法与策略
(一)加强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
论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现状调查和培养的方法与策略研究(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