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2吃饭本来很认真,也很乖,就是不吃绿色的蔬菜,只见幼儿把今天青菜汤里的菜全部挑在桌子上、地上,弄得身上也是。
幼儿3边吃边说:“我爱吃牛肉。”老师说:“那我们再吃一点胡萝卜好不好?”幼儿3没有回应,继续舀了两口牛肉。但是当老师将蔬菜送到他嘴边时,他却直摇头。
效果分析和反思:
根据对3名幼儿的观察,发现幼儿1、2、3都存在挑食、偏食的情况。幼儿1看到在饭菜中的配菜、辅料中有自己不喜欢吃的他就不吃,都会挑出来。幼儿2除了不喜欢吃绿色蔬菜之外,其他食物都可以。幼儿3比较喜欢吃肉食,每次吃饭都会先把肉吃光,如果没有吃饱会吃一些主食和青菜,如果吃饱了就不会吃主食和青菜了。首先,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孩子表现出他不喜欢吃,而且不想吃某种食物,家长会对这种情况采取放任的态度。但是,如果孩子表现出喜欢吃某种食物,家长就会放纵过多,这会导致孩子长期挑食偏食。另外,由于一些粗纤维食物很难咀嚼,所以孩子不会爱吃,或者不爱吃绿色蔬菜之类的青菜,家长就会把青菜给挑出来,这种情况也是导致孩子挑食和偏食的因素之一。
3、幼儿进餐专注性情况
观察对象:幼儿1、2、3
班级:小班
观察环节:午餐
时间:11:00-11:30
观察过程:
幼儿1坐在吃饭的椅子上,开始摆弄起掉在桌子上面的米粒,在揉搓了几下之后拿起来看了看,又在继续的揉搓……
幼儿2在进餐活动的中间,拿起自己衣服前方的一个带子,开始绕绕绕,然后还在左右的看其他幼儿。
幼儿3把排骨的骨头放在嘴中,一直在用嘴玩骨头,玩了好几次之后还要其他的小朋友和她一起玩,教师看到之后就对幼儿3说:“不许玩了,快点吃饭吧。”幼儿3指导之后快速的把碗放到自己面前,赶紧的吃了一口米饭,还差点被呛到,看了一下教师之后就又继续吃。
效果分析与反思:
在对这3名幼儿观察的过程中发现,在进餐过程中都有分心,而分心的方式也有多,例如摆弄食物、餐具、发呆、东看看西看看等。在孩子吃饭的过程中,摆弄食物和餐具是最常见的情况,如米、虾、排骨、筷子、勺子等都是孩子们最喜欢玩的东西。同时,教师和其他孩子的语言和行为也会引起孩子们的注意。例如,当老师和其他老师谈话时,孩子们总是想见老师,而其他孩子们在说话,孩子们也想听。这些与就餐活动无关的事情,会在就餐活动中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影响孩子对就餐的专注。当孩子在就餐过程中出现吃、玩、说、看周围等不良习惯时,如果孩子认真吃饭,我们也可以给他们相应的小奖励,提高他们的进食集中度,比如水果、零食等。
三、幼儿小班进餐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家庭教育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有些家长对孩子存在着溺爱的问题,有的幼儿是老人带着,隔辈亲这个词语很好的解释了老人对孩子的溺爱,想吃什么就买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爱吃的食物或者蔬菜就不会给做了,爱吃什么就经常给孩子做什么吃。而幼儿往往对营养毫无认知,如果家长不及时对孩子的不良饮食习惯进行教育干预,放任孩子的自由饮食,就会使孩子养成不良的饮食习惯,进餐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当幼儿不愿意自己动手吃饭时,家长便会端起碗来喂孩子,将饭菜送到孩子嘴里。
还有的家长对幼儿进餐中的问题常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教育孩子,比如在孩子挑食、偏食的时候就会命令孩子必须吃,不吃就动手打,毫无疑问,长久这样下去,孩子会产生一种害怕心理,也会对进餐有一种抗拒心理。因此,正确的幼儿营养教育活动也是家庭必教的一项。
幼儿园小班进餐环节的组织现状及改进策略(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