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进餐环节的组织现状及改进策略
良好的进餐习惯是保障幼儿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本文分析了幼儿园小班进餐的中常见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分析主要原因并从幼儿本身、幼儿家长和幼儿园等当面进行论述,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让每个孩子都能认真吃饭,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一、前言
在幼儿期,营养是其健康发展的基础。要实现均衡营养,必须从儿童时期就规范和培养儿童的饮食行为,从而保证儿童能够科学饮食,达到膳食平衡的目的,进而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发育。通过大量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科学的就餐活动可以保证孩子的身心发展,幼儿园形成的饮食习惯在孩子成年后还会延续到孩子身上,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饮食在儿童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幼儿离开家庭来到幼儿园这个大集体里面,要开始学习做一些简单的事情,逐渐锻炼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能力,进餐环节能反映出幼儿自理能力及独立性,对幼儿今后的身体机能、性格气质、习惯养成等有着重要影响。在此背景下,本文以石家庄智慧幼儿园为例,分析了小班幼儿就餐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进餐习惯,以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二、小班进餐现状及问题分析-以石家庄明智幼儿园为例
(一)小班幼儿进餐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1、幼儿进餐的自主能力
观察对象:幼儿1、2、3
班级:小班
观察环节:午餐
时间:11::00-11:30
观察过程:
幼儿1斜靠在椅子上,手里拿着勺子的顶端,在手里来回摇晃,不太会用勺子,然后,他把盘子里的饭翻了个底朝天,试图用勺子挖米,但失败了。他就用手抓米,放进嘴里面吃。
幼儿2也是用手抓着米饭往嘴里送,但是有几粒米饭粘在了他的手上,他舔掉了手上的米饭以后继续用手抓饭。
幼儿3先用勺子舀了一点菜,然后把菜放在米饭上,放到嘴中吃掉,然后继续进行。吃完菜继续吃餐盘中的肉。然后低着头,把碗拿到嘴边开始往嘴里拨。然后一边吃着肉,一边吃着米饭与菜,把饭吃的干干净净。
效果分析和反思:
对于3名幼儿进餐活动中的观察,我认为幼儿1和幼儿2对餐具使用不太熟练,幼儿三基本具有独自进餐的能力,可以自己使用餐具来吃饭。我们在研究孩子的饮食习惯后,可以了解他们在饮食过程中的具体行为。虽然很多孩子对勺子的使用不是很熟练,使用勺子的方法也不是很准确,但他们已经能够用一只手拿着勺子,拿着碗,把勺子拉进嘴里吃。但是,在孩子吃饭的过程中,老师和家长很容易干预。通过与幼儿3的母亲沟通,父母表明虽然在幼儿3进餐的过程中自己不会喂她,但是如果自己不在身边,爷爷奶奶在时就会喂她吃饭。其实在日常活动中像幼儿3这样家中长辈喂幼儿的现象比较多见,以此可以看出虽然幼儿已经具有了独立进餐的能力,但是在家长的溺爱下被动就餐的情况还是经常出现的。
2、幼儿挑食、偏食行为情况
观察对象:幼儿1、2、3
班级:小班
观察环节:午餐
时间:11:00-11:30
观察过程:
幼儿1把碗拿了起来,在自己的口中拨了一点饭菜,又把碗放了下来,用手把碗中的豆角拿出来扔到了餐盘中,然后继续吃,又看到豆角之后又用手拿出来扔到了餐盘里。
幼儿园小班进餐环节的组织现状及改进策略(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