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施:1.同伴的影响:请几位在交往能力方面较好的小朋友经常与波波结伴玩,使他在同伴的耳喧目染中逐渐习得一些交往的技能。
2.班级集体的影响:波波不受小朋友欢迎除了他个人的个性方面的因素外,班上小朋友对他的理解偏差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因此,希望通过波波与小朋友的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等形式,小朋友对波波有个比较客观、全面的了解,使孩子们也能从波波的身上发现他的闪光点,从而为波波与人交往和合作创造一个宽容平等的平台。
3.个别辅导:在观察的基础上,老师有针对性的对波波进行适时的必要的引导,并通过情景练习、具体事例等向波波传授一些基本的交往和合作技能。
通过以上三个事例可以看出,当前幼儿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以自我为中心,不能较好地与同伴友好交流。首先,现在的大部分幼儿都是独生子女,在与同伴交往的中更加以自我为中心。为人处事总以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很少顾及及关心他人。在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受到影响时,他们往往出现一些偏激想法及攻击性的行为。
其次,有的幼儿在与同伴的交往中不能够正确的运用交往的手段。比如小茶,他在和同伴交往时由于不知道小轩没注意到他在叫他,为了让其知道而做出不合宜的动作而引起了反效果,最终只能以哭泣收场。久而久之,他们就更不会主动与同伴游戏,这些不合群的心理特征严重影响着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最后,有些幼儿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有明显的攻击性行为,如:骂人,人推人,对别人吐口水,争抢玩具等等。如果不及时矫正这些行为,幼儿会逐渐形成无礼暴躁、冷酷无情等不良情绪。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越来越需要人们具备与人合作与分享的品质。善于与他人合作分享是时代的要求。学会分享与合作是孩子日后生存和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品质,分享不是一种失去而是一种互利,合作与分享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那么,同伴之间的和谐交往又有哪些重要性呢?
(一)、同伴交往有利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等得到发展。
1、现状分析
进入21世纪以来,很多家庭里都是独生子女较多。逐渐的出现一个畸形发展,大多数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由于幼儿社会经验贫乏,以自我为中心的幼儿为人处事总以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不能自觉地从别人的立场和角度去考虑问题。因此幼儿在交往中容易出现伤害别人、争抢食物和玩具等现象,有的甚至用咬、抓、推或打架等方式来宣泄自己情绪。有的幼儿在同伴交往中表现得较孤僻、任性,不愿意和同伴一起游戏,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常常闷闷不乐,甚至过分敏感。他们喜欢一个人呆在一边,不愿让别人接近自己,更不会主动与同伴合作。这些幼儿有时还伴有小心眼、爱钻牛角尖等现象。这些不合群的心理特征严重影响着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有些幼儿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有明显的攻击性行为和退缩性行为,有的甚至从不与伙伴交流。在交往活动中,幼儿的交往语言比较贫乏,以致于影响了交往活动的正常进行。他们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往往体现为用直接的动作代替具体的语言现象。如:幼儿在需要成人帮助扣扭扣时,往往用手扯着扣子站在你面前,当老师询问:“需要老师帮你扣钮扣吗?”他才会点头并没有应答或说:“嗯,是的!”另外,幼儿对同伴的姓名往往混淆不清,有的喜欢和人一起玩却不知对方姓啥名什,最后直接用拍身子或肢体动作来让对方知道他想和其交流。这也进一步阻得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2、情感与作用
幼儿必须学会尽量减少以自我中心,学会协调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幼儿同伴交往中,时常会模仿一些他人的语言,然后转化为直接的语言,再与他人交流。幼儿在与同伴游戏中用到语言表达机会很多,久而久之,幼儿在游戏中也能轻松愉快的学习到不同的表达语言了。在幼儿园,教师创设角色区让幼儿相互学习和合作是很好的,在学习和游戏中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让幼儿的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同伴交往中,不同的孩子具有不同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他们在共同活动中也有不同的行为表现,这为儿童提供了分享知识经验、互相模仿、学习的重要机会。同时,同伴交往也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的同伴交流、直接教导、协商、讨论的机会,幼儿常在一起讨论物体的多种用途或问题的多种解决方式。这些都非常有助于儿童扩展知识,丰富知识,发展自己的思考、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幼儿在同伴交往中需要家长朋友的正确引导,还要教幼儿一些交往技巧,促进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
幼儿同伴交往情况的观察与分析(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