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漱口
培养幼儿良好的漱口习惯,并能正确的漱口,是预防幼儿牙病的重要环节。有些幼儿园都忽略了这一环节,觉得幼儿漱口很麻烦,幼儿所用的杯子也要分类,很不切实际,安排起来很麻烦。所以一些幼儿园直接省略了幼儿漱口这一环节。然而,这是对幼儿身心健康不利的,也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表现,所以幼儿园进行幼儿漱口是非常有必要的。漱口可以除去口腔中的食物残渣,减少嘴巴里的细菌的数量。一般情况下,幼儿在吃完水果,或者饭之后,如果在吃完后漱口,就可以减少幼儿牙病的产生和蔓延。漱口时要求儿童将水放在嘴巴里,,再闭上嘴巴,鼓动两颊,使水在口腔内充分接触牙齿、嘴巴内部,并用水反复冲击口腔各个部位,将牙颈部、牙间隙、唇颊沟处的食物残渣和牙垢清除。漱口水要适中,以鼓动两颊和唇部时水可以在几腔中流动冲击为度,还可以在漱口水中加入少许食盐效果更好。漱口可暂时减少口腔中细菌,但是不能清除细菌,更好的方法就是刷牙,可以更好清洁口腔。
三、洗脸
洗脸是幼儿每天早上起床午睡起床必须要做的生活习惯,有利于幼儿养成洗脸的好习惯,知道脸脏了要洗脸,以及洗脸的步骤,了解怎么样洗才洗得更干净,尤其是一些难洗的部位。小班幼儿时期,幼儿更要学习用正确的方法洗脸。洗脸时不湿衣袖、衣襟,不玩水,以及洗脸时不拥挤。幼儿园教师应充分了解幼儿这一心里因素,从而以正确的方式方法教会幼儿洗脸。第一步,在儿童自己专用的小脸盆盛好温水,不能用凉水和烫水,放入小毛巾。第二步,先用温水把脸浸湿。第三步,把毛巾拧干,进行擦脸,先洗眼洗耳,用湿毛巾擦洗宝宝的耳朵外部及耳后,然后用干毛巾揩干。清洁时注意不要让水滴入外耳道。更不要去掏耳垢,以防引起感染。第四,干净的湿毛巾擦洗宝宝的额部、两颊、口与鼻的周围、下颌,再擦洗颈部前后。当天气干燥时,也要适量的给幼儿涂香香,会让宝宝的皮肤不易干燥,保持柔滑,也不会让宝宝觉得皮肤干燥引起的不适感。
四、梳头
梳头也是幼儿起床后必须做的事情之一。这也可以让幼儿知道头发乱的时候要梳头,发挥自己的自主能力。小男生可以随便梳一梳头发,但是小女生,在有了自己的主见之后,对自己的外貌特征也是有一定要求的。幼儿一般不会有很长的头发,但是一般小女生都喜欢扎头发,觉得好看可爱,如果梳得不好看,小女生也会嫌弃,所以,梳头也是极为重要的。一般幼儿园里的幼儿都太小,不能自己梳头,都是老师统一引导幼儿排队梳头,当然,常规也是避免不了的。有的幼儿出现拥挤的现象,总觉得第一个是很光荣的。还有的幼儿爱美,想要梳一个好看的发型等等,从而造成的拥挤与打闹。这时候,老师就充当规距的“制定者”与“指挥者”。这时候,要协调幼儿之间的矛盾,并解决问题。还要组织幼儿能安静地能够有序排队进行梳头活动。
幼儿自身的成长离不开每一个阶段的引路人,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有着推卸不掉责任与义务。所以,幼儿园里,提倡家园共育,在幼儿园里,教师要给幼儿树立积极良好的作用,在家里,家长用也是重中之重。要给幼儿树立榜样,通过自身的讲卫生,正确盥洗,这其中,潜移默化地也影响着幼儿,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自主的良好行为生活习惯。通过家园共育,幼儿能够获得更好的知识。在家园共育的策略下渐渐地帮助幼儿克服各种盥洗难题,一步步学会盥洗,最后到体验盥洗的快乐,体验到自主完成的快乐。从而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
当然,幼儿园的宣传图片和教师开展的盥洗主题活动的宣传,展放各种盥洗的步骤图片,同时,教师可以搜集各种不进行正确盥洗的图片,进行对比,让幼儿自主地要求盥洗,并带动其他幼儿主动进行盥洗。还要借助社会的网络大宣传,都是帮助幼儿进行正确盥洗的重要方法。
《幼儿园工作规程》 幼儿园实行教育教学与保育工作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原则。教师要重视小班幼儿盥洗环节的教育意义,以及正确分析小班幼儿的盥洗本领,引导幼儿建立良好的盥洗常规能力。通过对于幼儿盥洗细节活动的有效组织与指导进行分析和研究不难看出,作为幼儿园以及老师,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带领幼儿,帮助并协助幼儿克服各种盥洗的难处,让他们能够自主主动地进行盥洗。养成了良好的盥洗习惯,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是展现幼儿讲卫生的美好品德。
小班幼儿盥洗活动的组织现状和策略研究(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