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盥洗活动的组织现状和策略研究
在幼儿园中,幼儿盥洗是幼儿园每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习惯,小班幼儿的盥洗更是重中之重。从小培养幼儿正确地进行盥洗,是幼儿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极为重要的。作为教师,应该着重注意幼儿盥洗活动的组织,以正确的方法让幼儿进行有序的盥洗。本文主要就幼儿盥洗的四个细节活动的组织现状分析和研究,及其策略分析。
幼儿园盥洗环节主要包括洗手、漱口、洗脸、梳头四个环节。洗手是幼儿进行地最频繁,也是最重要的一项活动,如幼儿饭前饭后、便前便后、活动前后等都需要进行洗手;漱口在幼儿每餐吃完后进行;洗脸和梳头一般在幼儿每天午睡起床后进行。每一项盥洗活动对幼儿的常规要求也是不同的。正确的盥洗,有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有利于幼儿的茁壮健康成长。
一、 洗手
饭前饭后,便前便后,活动前后进行洗手,第一是为了干净,第二,手是细菌疾病传播的源头,所以预防幼儿生病的最好方法是做好手部清洗。幼儿时期也是人成长的最初阶段,特别是小班幼儿,在这个阶段,他们的身心发展尚不成熟,对洗手的行为也不理解的,更是不会洗手,不知道如何自主地进行正确的洗手,因为平时都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组织的被动洗手,没有主动洗手过。即使知道怎么洗手,也是做的不完美的,经常会出现许多的麻烦。加之许多小班幼儿不喜欢洗手,觉得洗手很麻烦,直接上手吃或和某些东西更是方便。还有些小班幼儿即使进行洗手了,他们也总是喜欢一边洗手,一边进行各种其他的事。比如与其他幼儿进行聊天、玩耍等。幼儿年龄还太小,不知道衣袖已经弄湿了,还是在不停地进行洗手,作为“幼儿三宝”中的“一宝”——“水”,爱玩水的天性导致了他们的盥洗时间会很久,经常会弄得袖子衣服都是水,这样湿了的袖子会让幼儿不舒服,严重的更会导致幼儿因长时间受凉而导致的感冒发烧等疾病,幼儿自身的抵抗能力也会有很大的受挫影响,这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是极其不利的。一位幼儿在玩水,同时也会带着其他幼儿玩水,他们霸占着水龙头,让其他想进行洗手的幼儿排队等待。浪费时间不说,加上幼儿的衣袖是卷起来的,胳膊长时间露在外面也会受凉生病。还有的幼儿双手涂抹香皂洗手液,他们会感到好奇,一会玩玩手,吹泡泡,一会还给别的幼儿闻闻自己的手,问问他们香不香。这就导致了盥洗时间的加倍,教师需要用加倍的时间引导幼儿进行洗手环节,还严重浪费了水资源。有时地上也会喷出许多水,小班幼儿还太小,很容易导致幼儿滑倒,这对幼儿的身体健康是极不利的。还有的幼儿不喜欢洗手,在洗手环节也就随便对待,小手指碰到水就算洗好了,这样的洗手方法也是极为错误的。
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幼儿这一行为习惯,再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引导幼儿喜爱洗手,并以正确方式进行洗手,比如儿歌是能激发幼儿的兴趣爱好的,它能让幼儿在一边背儿歌的情况下,一边让幼儿感到快乐与喜悦地洗手。所以幼儿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并教给幼儿一些洗手方面的儿歌,让他们先能背,并能大胆的表达出来,而且会很自信很开心的表露出来。比如儿歌“搓搓搓,搓手心,搓搓搓,搓手背,换只手,再搓搓,冲冲冲,冲冲手,冲冲冲,冲干净,关上龙头甩三下,一二三”。在洗手的时候,教师时刻引导幼儿这么说,这么做,渐渐地以至于许多不爱洗手的幼儿也慢慢爱上洗手,并自信地唱出洗手儿歌,并能和其他幼儿比拼,看谁唱的声音大,声音好听。看谁洗手洗的干净,洗的快。记得有一个半日活动公开日,许多幼儿在没有老师的提醒下,主动要求吃水果前要先洗手,还要唱洗手儿歌。便前便后也要进行洗手,活动前后更是要洗手。他们在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面前,展现了他们是懂事,讲卫生的幼儿,更向家长们见证自己的成长。
小班幼儿盥洗活动的组织现状和策略研究(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