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级部门、领导、家长、同事、对我们幼儿教师的评价,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一种反馈。我们要以正确地态度积极对待,并将它作为准确了解自身优势,查找自身原因的好机会,分析自己的进步和不足的各种原因,促进自己在不断地反思中提高、发展。
二、幼儿教师灵活掌握反思的焦点。
同一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反思,所获得的结果不同。
1、从成功之处出发。在大班的操作活动《水果串》中,老师准备各种大小不一的水果玩具,让幼儿串自己喜欢的水果串。在操作过程中,许多幼儿很有创意,按照自己的想法,有的按同一种水果的大小顺序串,有的按两种水果交替串,有的按三种水果交替串等,其中渗透了科学领域中的分类、排序。《纲要(试行)》中:“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在这里得到很好地体现。
2、寻找不足之处。在一次观摩课中,老师组织一节艺术课,用橡皮泥制作刺猬背果子。幼儿们在兴趣很浓地团、拍、捏,桌子的另一边有几个小朋友有些噪动,老师走过去一看,他们兴奋地喊:“老师,老师,看我的小兔子!”原来,建宇小朋友把本应该插在刺猬身上的许多刺仅仅插了两根,而且刚好插在眼睛上面,看上去也蛮象小兔子。唉,这个调皮蛋。今天是让他做刺猬,怎么做起兔子来了?而且今天园领导来观摩。虽然老师内心着急,但故作镇定地先表扬了他的创造力,然后作淡化式地离开了。这个片断,老师虽然肯定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但态度还不够明确,而且没有进一步挖掘孩子的创造力。新《纲要》指出,“教师要提供给幼儿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想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教师应化儿童、加入儿童的生活中去,发现幼儿的创造力,让幼儿自由地、主动地学习和创造。
3、抓住教学机智。在一次主题教育活动中,老师让每个幼儿带一张自己妈妈的相片来园。许多幼儿都带来妈妈各种各样的生活照,其中陆艺小朋友在一旁低着头,“老师,我没有妈妈的照片。”随后,有的小朋友说:“他妈妈一张相片都没有?嘻嘻……”陆艺小朋友顿时满脸通红。老师马上意识到陆艺小朋友父母到外地去打工,平时都是跟爷爷奶奶生活。老师马上说:“陆艺妈妈在外地工作,她的许多相片放在外地,陆艺,你说是不是?”“对呀,在我妈妈那里有许多漂亮的相片。”陆艺马上高兴地说。那没有相片,等一下活动要用,怎么办?最后,小朋友们帮他想出了一个即省钱,又快的办法——陆艺为妈妈画一幅画。最后主题墙上出现了一幅特殊的“相片”。每个家庭的经济情况各不相同,也不同程度地影响幼儿。作为教师,应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密切关注孩子的一言一行,让孩子尽可能地摆脱孩子不应承受的烦恼,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让他们童年应多一些欢笑,多一些快乐!
4、发现幼儿的创新。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要敏锐地观察力和灵活的反应能力。能及时地捕捉幼儿在开展教育活动中的创新观点、思维、角度、正确地引导幼儿,使幼儿的创新思维得到呵护和发展。
三、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使用反思方法。
1、反思日记。
这种方法很随意,幼儿教师只要多留意幼儿的一日生活,都能够找到反思的素材。
2、详细描述。
教师相互观摩教学,对比进行讨论分析,坦率地交换意见和建议,老师与幼儿之间的详细描述式的反思,常常能发现许多教师自己平常不易发现的问题。
3、现场讨论。
工作在幼教战线的教师聚在一起,大家提出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现象,然后共同讨论解决的办法,最后所得的结论为全体教师共享。
4、行动研究。
在教学中,有些问题常常并不是我们老师的个体反思,实际讨论所能完全解决的,为弄明白遇到的问题实质,探索用以改进教学的行动方案,教师与研究者进行调查、实验、研究,即为行为研究。
四、要让反思成为幼儿教师的习惯行为。
要使教师们明白反思的途径和方法,尝到反思实践的甜头,为幼儿教师自身提高工作成效,促进自身成长提供有效帮助,积极挖掘教师中自我成长需要的潜能,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渴望实现更高层次的人生价值。把反思行为变为自主的,习惯性的行为,在反思的层面上再学习,再提高,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成为研究型的现代幼儿教师。
“反思能力”是时代对幼儿教师的新要求,是教师们的新目标,一定会被众多的幼教工作者接受,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得力助手。
主要参考资料:
1、申继亮·辛涛《论教师教学的监控能力》,1995年。
2、《教育导刊》2005年第11期,《反思能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元素》
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4、《幼儿园适应性发展课程》接力出版社
论如何提高幼儿教师的反思能力(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