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提高幼儿教师的反思能力
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简单的过程,他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与提升。只有深刻理解反思的过程与核心,把反思的方法与实践结合起来,不断自我探究、自我发现、自我解决,才能逐步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
[摘要]反思,相信教师们不会感到陌生。它到底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占多大比重?当今,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方向发生转变,由单一的幼儿教师职业化转向教师职业素质为主的专业发展。如何培养幼儿教师的反思能力?
[关键词]有利条件 焦点 方法 习惯行为
反思,其实我们许多老师都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着。如教师之间的碰头会、活动小结、与家长的交流反馈等等。此反思与彼反思之间有什么不同?教师的反思能力,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把自我作为意识的对象以及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对自我及教学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能力。这种能力,将主宰着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向。现代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者认为:“教师的成长 = 经验 + 反思。”对于幼儿教师培训而言,经验是各种培训活动无法超越的,而幼儿教师的反思能力可以通过各种方法、途径得以加强。因此,对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研究成为幼儿教师培训实践的核心问题。
我们来分析当今幼儿教师缺少反思能力的原因。
1、缺少反思的意识。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使我们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幼儿接受知识的传授,周而复始,教学工作已经成为毫无新意的机械劳动。诸如“这种方式是否是好的方法?”“能否换种方法效果更好?”“这种方法是否适合全班的幼儿?”等等这些问题,未能更深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加上有些幼儿教师还较保守,相互之间的研讨交流不够真诚,导致教师们还没确立起反思的意识。
2、缺少反思的氛围。许多幼儿园也意识到教育科研在教师发展中的重要性,有时把教育科研搞成轰轰烈烈地形式。老师与老师之间有所顾忌,未能敞开心扉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未能形成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反思氛围。
3、缺少反思的机会。工作在幼教第一线的教师们工作较锁碎,工作量大,一天忙着应付备课、制作教玩具、环境布置、各种比赛等等,耗费了教师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外出参观学习的覆盖的面较小,老师能舒心地坐下来进行教育研讨的机会很少,反思实践的机会很少,教学理论和实践脱节。
一、充分利用各种有利于条件,提高幼儿教师的反思能力。
结合幼儿园工作的特点,利用工作的各环节,变为教师学习、培训基地。
1、在学习、读书笔记中增强反思意识。
实施新课改,首先就是要转变观念,而转变观念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幼儿教师应博览群书,了解教育形势发展的动态,阅读各地幼教刊物。对于经典的讲话、观点、活动等随时记下,反思自己的理念,对比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将读与思、理论与实践等有机结合。长此,教师心中实践的方向也会逐一明朗。
2、在观察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磨炼反思能力。
幼儿教师每天都在进行备课和实施教育活动。结合幼儿一日的活动和幼儿表现,进行案例分析,自己给自己提问题,出难题,不断地给自己提出新的目标。
3、在外出观摩学习及教师之间的学习中提高反思能力。
不管是专题讲座、研讨会,还是园内的集体备课、观摩课,都是最好的学习和反思机会。专家、同事、报告、发言,都是她们感性经验的升华和先进理念的具体化,因此要抓住每一个学习机会,细心体会,积极思考,用心揣摩,反复推敲,寻其奥妙,找出自己的差距,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我们幼儿教师还要抛开“老死不相往来”的观念,与同事之间互相交流,坦诚相待,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这样我们会少走很多弯路。
4、在教学评价中发展反思能力。
论如何提高幼儿教师的反思能力(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