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在成长过程中要有足够的自信心,研究表明幼儿时期是人自信心调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段时期外界环境对幼儿自信心的形成有重大的影响。自信心是成功的前提,自信心可以让孩子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克服自卑、懦弱的心理。自信心是幼儿发展的推动力和调解力。在日常生活中家庭和教师的影响是幼儿自信心形成的重要原因。
1、家庭的影响
家庭的环境和教育对幼儿的成长非常重要。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在一个家庭中的一言一行都将直接影响到幼儿,孩子的模仿性很强,父母的言行极致对孩子有很重要的影响,在孩子面前、父母要表现出很强的自信心,特别是遇到困难挫折时,绝不能在孩子面前流露出畏难情绪,因为孩子像是父母身边的一面镜子,孩子最初的自信来源于父母言传身教。每个幼儿都有着不同的性格、对事物的认知能力、生活习惯、身体特征、兴趣爱好、是孩子之间存在着个性差异,这些个性的形成主要是舞蹈家庭的影响,家庭教育是在孩子得到教师教育之前对事物认知和判断的来源,优秀的家庭教育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认知能力, 有效的调节孩子在幼儿阶段的自尊心和自卑感,为孩子自信心的培养打下基础。家庭环境的健康、温馨、和谐能够促进孩子自信心的形成。有些不良的家庭会对孩子的自信心产生不良的影响。
2、教师的影响
幼儿通过外界的评价来认知世界,认知自己,外界评价对幼儿性格、行为、情感、思维起到的作用十分关键。与孩子的日常交往中,教师的举动和评价影响着孩子对事物的判断。对于孩子幼小的心理,教师的每一句评价都可能会影响孩子一生。而一些积极性的评价,使孩子的自尊心得到满足,这对幼儿自信心的培养和教育会起到积极作用。幼儿对自己尊重、崇拜的人的意见特别重视,他们的看法往往会决定幼儿自己的看法。作为幼儿心目中重要的教师,一言一行都将直接影响幼儿。所以,我们必须认真的评价幼儿,经常用积极评价,恰如其分的表扬幼儿的行为。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优点,及时的给予表扬,使幼儿能看到自己的优点,体验到快乐和满足,从而激起他们继续上进的愿望,增强自己的信心。
四、幼儿自信心的培养
1、父母的教育方式
父母要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教育观念是整个家庭教育的核心。父母要认识到自己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尤其是在儿童早期。父母的教育态度和教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幼儿自信心的形成和发展。因此,父母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优化教养方式是培养幼儿自信心的必要前提。
在家庭教育中有一些不良的因素会导致幼儿自信心不足。(1)家庭的过度保护。从孩子出生后,就成了全家人的中心,家里人对孩子的关爱无微不至,所有的事情都被包办代替,不给孩子学习技能的机会,孩子的能力就得不到发展,当然自信心也会缺失。(2)家长的过多批评。许多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而且总喜欢和别人家的孩子比,不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总是高标准的约束着孩子,而孩子由于难以达到父母的要求,常常面对失败,逐渐会缺失自信心。每个孩子都有优缺点,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鼓励孩子改正缺点。多给孩子一些赏识、鼓励、而不是一味地去批评孩子,批评只会让孩子的自信心缺失。
所以,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做到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正确引导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让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从小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的习惯,建立自信心的基础,让幼儿在生活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建立幼儿的自信心,使幼儿的思维活跃、胆大、有主见、活泼开朗。这样才能树立向上的信心,鼓起勇气,大胆的往前走。
2、教师的态度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教师也占一部分因素。教师的一言一行会影响幼儿今后的一生。所以,一个好的教师对幼儿的自信心培养起着很大的作用,教师对幼儿的关心和爱心在幼儿教育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教师力量的根源,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对幼儿的关心能察觉他们的个体差异,产生的变化,异常的行为,这样才能更了解孩子,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每个孩子的优点和强项都不同,但是他们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喜爱,我们要善于抓住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在这个幼儿自信心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于幼儿的优点,进步,给予及时的鼓励和积极的评价,满足幼儿对鼓励的心理需求,让孩子在生活中放大自己的优点,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对自己充满信心。如果孩子表达出想要为自己或者其他人做事的意愿时,我们要去鼓励他坚持完成,而不是不相信孩子的能力而去阻止,即使孩子在这个过程中犯了错误,也不要一味的批评,对孩子进行适当的鼓励和教育,让他们不会对尝试新鲜事物产生恐惧心心理。自信心较弱的孩子往往有些沉闷,不合群,对学习不上心,我们不能放任他们不理,而是要帮助他们重新融入集体,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我们可以为他们创造表现自己的机会,同时肯定他们的进步,进而增长他们的自信。让他们更多的与其他孩子交流,鼓励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培养其合群性和合作性,树立信心。
3、锻炼幼儿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要让幼儿分担适当家务,锻炼幼儿能力。这主要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让孩子做好自我。在家里可以让孩子帮忙擦擦桌子、摆摆碗筷、摘菜、洗菜等等力所能及的事。不要把孩子当成温室里的花朵,更不要怕孩子做不好或者搞破坏而扼杀了孩子的学习潜能。只要认为他行,相信他行,孩子就会产生自信心并主动去动手动脑,勇于探索、尝试,从而获得较快的发展。因此,家长要常常对幼儿说“你能行”并尽量满足孩子“我自己来”的愿望。这种信任感觉对孩子很重要,是自信的基础。常常让幼儿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劳动中获得快乐,用智慧去解决每一件事,这样的体验会让幼儿的自信心逐步建立,并且会越来越好。
4、重视家园共育
在从事了幼儿教育工作之后,几乎所有教师在家长工作中都会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大小事件,家长沟通工作是幼儿教师整体工作中的重要部分。
幼儿的学习发展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家园配合,协调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对幼儿自信心的培养与教育的过程中,尽管教师起到主导作用,但是孩子的家庭同样需要付出努力。教师要使孩子的家庭意识到幼儿自信心培养与教育的重要性还要向孩子的父母灌输正确的教育理念和具体的教育方法,我们要时常与孩子的父母联系,让父母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表现,提出有效的教育建议,请家长配合孩子的教育。s同时也能了解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孩子的家庭环境,有针对性的培养孩子自信心。
总之,自信心是幼儿成长道路上的基石是学习过程中的润滑剂,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勇气。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增强家园合作,通过各种活动,是幼儿学会辩证地认识自我,既看到自己的优点,又发现自己的不足,使他们一次次的在尝试、探索、创造中,不断的证实自己,增强自信心。
五、总结
由上述可见幼儿的自信心培养是非常的重要,他会影响幼儿的一身。自信心是一个人成功的基本条件之一,有自信心的人在生活中在人际交往中都可以很好的展示自己的才华,得到别人的认可,相反没有自信心的人会畏畏缩缩,不善于与人交往,对今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孩子幼儿时期要培养足够的自信心,为之后的成功奠定基础。
论关于幼儿自信心培养 (2)(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