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注意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幼儿感到在一个文明,安全,和谐,愉快充满爱与尊重的良好精神环境中生活,这对幼儿的发展将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其次,注意改变活动室的布局,在大班的后期将集中围坐式的环境改变为分隔式区域型环境,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有时又按小学班级式环境布置,这不仅扩展了幼儿的活动空间,又让幼儿在幼儿园里感受到小学班级式教学环境的体验,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组织衔接班幼儿到小学去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而且还把他们带进小学生的课堂,参观小学生的学习,课间活动等,从而激发他们上学的欲望。回来后我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指导,引导幼儿自己主动参与环境的创设。以“我心中的学校”为主题,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设计出一组生动形象的,有趣的小学生生活场景图,其中有小学生上学,升旗,上课,锻炼,课间活动等情景。利用小学和我们幼儿园同在一处的有利条件把幼儿园,小学教学设施交叉使用,衔接班幼儿的舞蹈,外语学习活动均在小学的多功能厅和音乐教室进行。还请小学教师到幼儿园给小朋友上课,使幼儿进一步熟悉环境,增强了幼儿人际交往的能力,促进小学,幼儿园的有机渗透和适应,在获取新的信息同时,增强了当一名合格新生的自信心和紧迫感。
二、做好学习适应性的衔接
在教学活动设计上,衔接班除按《规程》要求开齐一日活动中的学科活动内容外,重视在传授知识技能过程中发展儿童的智能,即搞好幼儿早期智力开发。“语言”活动中注意易错易混语言的辨析,说话能力的培养,注重让幼儿观察力与表达力的同步训练;教学活动中注重直观性教学原则的应用,使幼儿从数的分解与组成,具体运算的能力及理解和用符号的能力在小学数学中涉及的简单几何形体,数学用语有机渗透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在其他艺体类学科活动中注意实践性原则,让幼儿在玩沙,玩水,美工,泥工,演奏,角色游戏,规则游戏中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展现。
三、请小学教师为幼儿家长“开药方”,做好准一年级家长的知识储备。
1、准备结实耐用文具
请小学教师为衔接班的孩子开出文具单:书包、文具盒、直尺、橡皮各1个,铅笔5支,自动削笔刀1个。向家长介绍文具选择的原则,那就是安全、实用、结实、价格适中,而那些带有玩具功能的文具,很容易分散孩子的学习注意力。课本、学习用具以及生活用品都要贴上名字或做好记号,让孩子自己认识自己的东西,以免拿错。每天放学前,让孩子数数文具、书本够不够。
2、开辟独立学习空间
家长应该开辟出一方学习小天地,给孩子一个独立的学习房间或一个角落,要求安静、简洁,东西过多会分散学习注意力。灯光应柔和,左侧取光。孩子写作业时一定要专心认真,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养成磨蹭的坏习惯,必要时,家长可以陪孩子一段时间,但不要过多指导或唠叨,以免影响孩子学习的注意力。
3、按时作息保障学习
论“幼小”有效衔接(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