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聆听可以帮助孩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孩子的语言是在后天社会环境中形成的,语言交往实践越多,孩子从小受到语言环境的刺激越多,其语言发展也越快。我们教师在语言活动中是一个聆听者,要善于打开孩子的思维空间。幼儿在讲述故事时,往往很多老师都一听而过,没有鼓励孩子继续续编故事,所以很多孩子在环境的限制下不敢叙述。在组织活动时,教师应鼓励孩子进行大胆地想象,思索。鼓励孩子大胆自信地讲话。如:分享阅读《雨点沙沙》让幼儿自编故事结尾部分,“小熊还会走到哪里去呢”?孩子有的说:“小熊会经过果树”,有的说:“小熊回家了”,小朋友的想象力真丰富,我并且鼓励孩子,“你真聪明,你讲得真好”小朋友觉得教师在欣赏他们的话,在支持他们讲话,孩子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语言的创作性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我们用心聆听,无形中肯定和鼓励孩子的表达欲望,使孩子常常主动讲述家里和幼儿园发生的趣事。开始孩子的讲述可能会凌乱,但不要紧张,只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聆听孩子的叙述,不久就会发现孩子语言方面的进步。不是老师灌输幼儿知识,而是幼儿自主活动中获得知识。聆听孩子,从心开始,开发幼儿语言发展的潜能。因此,作为幼儿教师,有责任感重视孩子的心理感受,用心聆听孩子可以帮助孩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四、聆听可以密切孩子与老师之间的关系
作为幼儿教师,不仅要多多地与孩子进行语言交往,让她们有更多的讲话机会,同时还可以促进老师和孩子的感情。在自由活动中,我经常和孩子聊天,孩子都听得津津有味。这时,孩子完全忘了我是老师,把我当成了她们的同伴。她们也会七嘴八舌地把在家的趣事讲给我听,孩子们很愿意把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讲给我听。这样不仅提高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且我感受到孩子更愿意接近我了。
我们经常聆听孩子说话,不仅可以让孩子体会到我们老师的关注,而且可以让孩子敞开心扉,尽情的讲述,也可以促进师幼的情感互动,密切彼此的关系。孩子有一种自豪的安全和满足感,同时在孩子情感世界里,我们也可以享受到充满童真的快乐。因此,作为幼儿教师,有责任感重视孩子的心理感受,用心聆听孩子可以密切孩子与老师之间的关系。
总而言之,我们幼儿教师就是要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扮演幼儿各种活动中的重要角色,成为幼儿生活中的一员。
聆听孩子、从心开始(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