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竹镇地区幼教师资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农村幼儿教育发展是国家教育关注的重点之一,农村幼教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师资问题。当前我国农村幼教师资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学历、职称和社会地位等等方面。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走访调查等方法,对老竹镇农村幼儿教师教育的现状、问题等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发现农村幼儿教师的素质现状、成长环境存在一系列问题,本研究提出想要改善农村教育问题,首先要改善和健全农村幼教管理体制,政府应从确立农村幼教师身份、修订教师编制标准、建构城乡幼教师资流动机制、提高幼儿教师福利待遇等方面促进我国农村幼教师资的发展。
农村学前教育中师资问题是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经济水平的发展也严重影响着农村的教育发展,认真分析当前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存在的客观问题,通过研究分析,制定师资队伍发展的可行性策略,以建立优秀的幼教师资队伍,对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以及整个幼教事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农村幼儿教师生存现状调查及分析
(一)、身份不被认同
经调查发现,很多农村家长对学前教育的认识不够,不重视幼儿的学前教育。随主流将幼儿送入学前教育机构,仅仅只是为了能有一个安置孩子的地方和一个照看孩子的人。幼儿教师理所当然就承担起了高级保姆的角色。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得不到提高,并且,农村幼儿园存在着天气骤变、亲戚之间的走动以及一些外来因素,影响当天的幼儿入园的问题。家长的不重视导致幼儿的入园情况差,影响了当天工作正常开展,也影响了她们工作的积极性。
(二)、工作强度大,教师结构不合理
农村教师多是在1人担任1个班或是3个人2个班的工作环境中。幼儿年龄小,生活自理能力差,幼儿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同时还要保护他们的安全,事无巨细都要操心。教师的压力十分大,劳动强度增加。这种不合理的教学结构,不利于调动农村幼儿教师教育的积极性,挫败了大多数教师的自信心和热情。并且不利于吸引人才前往。
(三)、培训机会少,专业发展难。
农村幼儿园经费有限,教师数基本等于班数,所以农村教师不仅很少有外出学习的机会,当地幼儿教师之间的交流也是少之又少,农村幼师队伍专业师资力量缺乏,教育理念落后,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欠缺,加之很少有机会外出学习,提升自身水平,就导致了农村幼儿教育整体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底下。
二、影响农村幼儿教师生存的因素
(一)、幼儿教师个人因素
1、幼儿教师报酬太低。
调查显示:幼儿教师的月平均工资仅3500元,并且是在城市之中。更何况是在农村,据了解,本镇幼儿教师工资大概就是一个月1000——2800元的工资,与幼儿教师的劳动强度相比,实在是廉价劳动力。由此形成这样一种现象,一边是幼儿教师岗位的严重缺乏,一边是与付出极不相匹配的报酬,二者形成尖锐的矛盾。这样的工资水平让许多的幼儿教师望而却步,选择在更好的城市中发展。
2、自身发展机会。
老竹镇地区幼教师资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