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孩子,从心开始
著名文学家歌德曾说过:“教育是相互的,愿每一位教师都能挤点时间学会聆听,仔细捕捉这些来自心灵的天簌之音!”作为新世纪的幼儿教师我们,更需要的事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世界, 聆听孩子,从心开始,耐心倾听孩子们的心声。
一、用心聆听才能走进孩子的世界
孩子哭了,如果一位老师没有耐心地聆听,觉得慢慢聆听很烦躁,如果一位老师不顾孩子的兴趣需求,用教师所谓的权威和严格的纪律要求强迫孩子参与活动,孩子即使被动参与,往往也是注意力不集中。可想而知,这样的教育是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的,正如我们帮孩子选择食物,孩子却过敏。所以只有耐心地聆听孩子,了解孩子心中的感受,尊重孩子,才能使孩子在活动游戏中、在日常生活中玩中学。有一次上课时,教室里闹哄哄的,等孩子们安静下来后,我问:“小朋友你们喜欢安静的还是闹哄哄的?喜欢安静的小朋友举手。“一下子许多小手都举得高高的,我注意到“然然”没有举手。“然然,你和大家有不同的想法吗?”他犹豫了一下,我用鼓励的眼神望着他.。她说:“我觉得闹哄哄的时候很高兴。” 他说出了心里话,其它孩子也连连点头。我心想,如果想说什么就说,多轻松,多自由啊!用心聆听孩子,才能走进孩子的世界。我们老师只有善于透过行为的表面分析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才能寻找他们的真正需求。因此面对这种情况,我没有埋怨孩子调皮不听话,而是引导他们讨论,什么时候要安静,什么时候要闹哄哄。与小朋友一起讨论后,总结出上课和看书的时候需要安静专心,早餐,午餐后,体育游戏,下课后可以放松的说话,玩玩游戏。通过自己思考后感悟的道理,才是真正可以指导实践的理论。聆听孩子,走进孩子的世界,让孩子们更多的感受到自由与快乐。
二、聆听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和独立能力
有一个孩子不想按照老师的想法操作,他想跟老师不同的想法,但往往有些老师却限制孩子的想法。孩子虽小,却具有巨大的学习与发展潜力。这是现代科学所证明的。每一次区域活动,都是老师说了算,谁玩娃娃家,谁玩益智区,表面上看,孩子们都能服从,但仔细观察,总有一些孩子不是那么心甘情愿。上周我试着由几位能力强的孩子来分组玩玩具,老师再进行适当调整。想不到孩子们平时观察还很仔细的,玩具的多与少,人数与小组的分配,都安排得井井有条。接着我试着由其他孩子也一起来分玩具,孩子一致的认可这种方法玩,并制定了规则,一同遵守。在组织游戏活动时,教师在旁边聆听,孩子们积极主动,畅所欲言,无歧视。每个孩子都充满了自信,充满了自豪。自信是成功的基础,孩子有自信心,才能充满力量地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愿望和理想。在这样的独立意识引导下,幼儿不仅信任自己,相信同伴,也同时感谢老师对他们的信任,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自主和独立性。因此,作为幼儿教师,有责任感重视孩子的心理感受,用心聆听孩子,帮助孩子拥有自信心。
聆听的过程,其实也是打开心扉的过程。用心聆听,让孩子把心中的苦闷说出来。我上周找了一些性格内向,不合群的孩子聊天,学会用心聆听孩子的感受,他们在倾诉的时候,逐渐地性格也就开朗了,自信了。在活动中,孩子遇到委屈哭喊时,老师往往怕烦躁,不给孩子申辩的机会。其实一旦孩子有了烦恼时,我们老师需要做的是先安抚孩子的情绪,再耐心聆听孩子的诉说,这不仅可以了解事情发生的原因和孩子的想法,老师的理解和宽容也会使孩子感受到受尊重,从而转化为健康的情绪和意识。
聆听孩子、从心开始(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