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特点及其原因分析
一、留守儿童的含义以及存在的心理问题
(一)留守儿童的含义
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外地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与隔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2012年9月,教育部公布义务教育随迁子女超1260万,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2200万。然而,近年来对留守儿童问题心理的剖析越来越深入,使得留守儿童的成长压力越来越大。事实上,并非所有留守儿童都像报道的那样。坚强乐观,自信懂事,天真活泼,爱玩爱闹也是大部分留守儿童真实生活的写照。
(二)心理问题
1.留守儿童性格孤僻、柔弱内向、不合群
在学校里会发现,非留守儿童普遍要比留守儿童活跃得多。留守儿童均由监管人代为照顾,而监管人总认为只要不出安全事故就行,稍微麻烦一点的事情都会代劳,也缺少与他们的沟通和交流,当遇到一些麻烦事情时他们会显得柔弱无助,久而久之会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内向,不开朗。
2.自卑的心理障碍
学生大都具有攀比心理,学校里经常性的能见到一些孩子在其他小朋友面前炫耀。经常听到学生之间“我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你没有哦......”“我也有,我还有哥哥姐姐,你没有哦......”等之类的对话。而此时那些留守儿童就只是默默地走开或者默不作声,这种情形通常会激发起他们的自卑心理,应引起学校老师的重视。
3.敌对,脾气暴躁、冲动易怒、盲目反抗或逆反心理,越轨现象严重
他们总觉得别人老是在议论他,在欺负他,什么事情都计较当真,经常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发生争执。好像对任何人都怀疑,对老师、监管人、亲友的管教和批评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不爱护公物,有的甚至故意破坏公物。
二、学习情况
(一)学习成绩差
在农村,留守儿童委托监护人或者因文化水平低,或者因事务繁忙,往往无法给予留守儿童学习上的帮助,留守儿童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向委托监护人求得帮助的比例很低。这使得部分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比较严重,学习成绩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父母外出务工尤其对年幼儿童的学习有明显的不利影响。
(二)所受的学习督导不力
部分留守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差,学习自觉性不强,有些儿童还有各种学习困难,因此,除了需要学校老师的教育引导外,家长或亲人的督导对其学习也十分重要。但是,留守儿童所能受到的这方面的督导比较少。一方面父母外出务工后,除了偶尔电话、书信联系外,无法对子女进行经常性的督导;另一方面,由于不同监护人的文化水平、教育观念、时间安排、行为方式的不同,学习督导的方式、力度和效果也完全不同。
(三)学习环境差
父母外出对于留守儿童的学习环境有很大影响。总体来看,很多留守儿童的学习环境还是较差的。中小学生都是未成年人,父母是他们法定的监护人。法定监护人缺失后,他们的行为往往无法受到应有的约束。课余时间是由孩子自由支配的,他们的活动自由度很大,学习则被抛到了九霄云外,网吧、游戏厅、录像厅就成了一些留守儿童玩耍的主要场所。在这样的环境中,儿童难以有比较充分的时间来学习。
三、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特点及其原因分析(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