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幼儿的影响
[摘 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孩子的教育和培训,只是当我们只关注孩子时,却忽略了其他一群人-----幼儿园老师,在幼儿园里,教师的言行时刻会影响着孩子们。因此,教师的良好的举止行为和语言习惯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长远的意义。本文就是以研究幼儿教师的语言习惯及其行为对幼儿的影响为基础。通过这种研究找到有利于改善教师不合理不规范的语言和行为的方法,以便为幼儿的学习和成长的环境,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进一步促进孩子心理健康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教师自身素质;行为;语言
研讨的意义和重要性
在当前的社会中,幼儿园和家长之间存在着许多纠纷。这些事件暴露了许多在幼儿园没有得到公平对待的孩子。打骂幼儿,歧视幼儿,甚至恐吓、虐待幼儿等等。就像近期出现的红黄蓝幼儿园事件,这些事件的发生有很多原因,但与我们教师自身的素质不够是分不开的。教师良好的品质和行为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长远的意义。良好的教师行为不仅是直接的影响孩子的学习的前提,也是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在幼儿园里教师与幼儿每天朝夕相处关系非常密切,所以教师的言行举止无时无刻不在对孩子的行为习惯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儿童阶段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语言在孩子的认知和思维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你错过了这个阶段,或者你不知道如何在这个阶段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孩子,那么它可能使孩子造成语言障碍或形成不恰当的语言习惯。相反,良好的言行教育方法,能影响儿童语言能力和言行举止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幼儿教师言语和行为对幼儿的影响
1、幼儿教师行为对幼儿的影响。
(1)教师情绪因素对幼儿的心理影响
在幼儿园里,当孩子做错了,如果教师的行为带有负面的情绪,就会给幼儿的身心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比如:游戏课前,老师就规定所以玩具必须归类放置。游戏结束前,老师又重复并大声地强调:“我们一定要记得自己的玩具归类放好。”然而,所有的孩子都放好后,老师发现有几个玩具放错了,看这种情况,当然,老师当时很生气地对所有的孩子说:“谁刚才没按规定放置玩具,请重新放!”老师严厉的不断环视所有的孩子,孩子们都被被吓坏了,低头不敢看老师,也不敢说话,过了许久,没有一个孩子主动站出来承担责任,然后老师觉得自己的威严受损,于是,根据自己的判断命令平时比较调皮的:“王涛涛,你去放!”涛涛觉得不是自己:“不是我呀,老师!”老师用不容置疑的口气说:“不是你!也是你去!快点!”最后,他不得不很委屈去重新放置玩具。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他不像以前那样开学,也不淘气了,有几次他甚至不想去上学。这件事对涛涛的心理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和伤害,让他心理有了阴影,觉得老师是讨厌自己的,觉得自己被误解。让活泼开朗的孩子变得很沉默少语,出现了沟通障碍。然而这位老师却没注意到这点,反而觉得涛涛突然变乖了,还暗自高兴,这就是老师自身素质不够引起的严重后果。如果老师能平心静气,好好劝导,说明情况,教导孩子们准守规定,也许犯错误的孩子会主动承认错误,也会让别的孩子知道有错就改;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粗暴的解决一切,既伤害了涛涛,又给其他的孩子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2)教师的偏爱对幼儿心理的伤害
浅谈教师言行举止对幼儿的影响(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