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责任感的培养
当今社会,幼儿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一切都有家长的包办。久而久之,幼儿缺乏责任心的现象非常严重,很多孩子不知道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而认为是父母应该帮他们做的。自己做错事情把责任推给别人,出门忘带东西,也怪爸爸妈妈,说是爸爸妈妈的错。记得在中班上学期时我们班来了一个小朋友,这位小朋友在家里有爷爷,奶奶和阿姨照顾的,他们对孩子是事事包办代替,来到幼儿园上学,几乎天天被其他小朋友告状,说他抢玩具,乱画其他小朋友的作业纸,排队时插队,不遵守规则等等的问题,对于自己的事情也从来不做,例如,如厕时其他小朋友都是自己穿脱裤子的,这位小朋友每次都要老师的帮忙,有一次晚了,他就直接拉在裤子上,我问,你为什么不脱裤子啊?他却很生气的说,我叫你了,是你没来给我脱。他拉在自己身上到头来还是我的错,所以我认识到这位孩子一点的责任感都没有,只会埋怨其他人,通过这次情况,我在第二天的活动中给小朋友讲《懒惰的小花猫》来引入老师平时是怎么教小朋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时,我看到这位小朋友把头低下去,我也相信他已经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还有我们在幼儿活动中经常会见到这样的情况:幼儿玩了玩具后不收拾、看完后的书到处乱放、掉了饭菜自己不收拾、随地乱丢垃圾等等,这些情况反映出幼儿对自己没有养成自我服务意识和自我负责的习惯,严重缺乏责任心。世界文学大师列夫 托尔斯泰说过:“一个人要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感。”是的,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往往是充满热情和活力的,因此,他总能最大限度的接近或达到成功的顶峰,实现自己的梦想。反之,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往往会对任何事情都冷漠视之,又如何能获得成功呢?可是责任心也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是在一定的年龄会自动出现的,它需要个人在长年累月的生活中去经历和体会不同的情境才能慢慢获得的。通过三年的幼儿教育实践,我觉得应该从小班、中班、大班的各个方面着手培养幼儿的责任感。
一、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
我想作为一个人,必须首先要学会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衣食住行负责,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负责。想要让孩子有责任感,就要让孩子去承担他自己应承担的责任,鼓励他们自己的的事情自己做,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学会简单的生活自理;幼儿的一大部分时间是在幼儿园里度过的,从小班开始我觉得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让孩子学会对自己负责,让孩子学会自己应该做的事,从而树立他们的责任意识逐渐培养他们的责任心。例如:可以要求小班幼儿起床穿好衣服后要自己擦脸,自己吃饭并将吃完饭的碗碟放回指定的位置等,如果有个别自理能力较弱,依懒性强的幼儿,老师不能因为整个半日活动的顺利进行,便干脆亲自动手,取而代之。日久天长,孩子的依懒性增强,责任意识淡化,甚至萎缩。所以我认为老师,应注意在为孩子做某些事时,要把握好一定的“度”,在适度中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自己做的事,自己承担相应的结果,这是人之常情。如果自己做错了事情,要敢于承担后果和弥补过失;要让孩子明白做错事敢于改正就是好孩子,并知道自己行为的后果,责任感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从小抓起的。在收拾整理玩具时,要让一起玩的小朋友参与收拾整理,让他们明白自己玩的玩具要自己收拾好,逐渐增进幼儿的责任心。
二、正确看待、处理幼儿的行为,促进幼儿责任心的发展。
浅谈幼儿责任感的培养(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