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
摘要:《纲要》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同时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区域设置的规划和环境创设要根据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的具体要求以及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做整体的安排,应一切从幼儿的水平和发展需求出发,要让幼儿做主,让幼儿成为区域的主人,由幼儿决定怎样布置。在区域环境的创设中既要考虑到幼儿之间能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又要注意彼此之间互不干扰,从而使幼儿能专注地投入某一活动,充满自信地探索问题。
然而区域活动与《刚要》、《指南》紧密结合,达到了教育目标。所谓的区域活动是幼儿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它是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以操作、摆弄为途径的自主性学习活动。它是幼儿主动地寻求解决问题的一种独特方式,其活动动机由内部动机支配而非来自外部的命令,表现为“我要游戏”,而不是“要我玩”自主性是幼儿游戏活动的内在特征。区域活动充分体现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可满足幼儿活动和游戏的需要,更好地促进幼儿自然、自由、快乐、健康地成长,实现“玩中学”、“做中学”。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参与积极性高,能积极动脑、大胆创作。这是因为,幼儿刚刚脱离婴儿期,他们最接近于人的自然本性,没有生存和学习的压力,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探索欲望在心中萌芽并发展,促使他们去游戏、去追求、去探索。另一方面,他们借助于游戏这样一种类同于社会氛围来解决需要与现实矛盾,以达到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和感悟,消除紧张,满足好奇心。通过观察,我发现,区角活动的开展能有效促进孩子良好个性的发展,孩子通过互相交往,互相合作,共同商讨,提高孩子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有效促进了孩子良好个性的发展。
关键词:区域活动、心理环境、尝试体验、合理规划、理解支持、自主选择、家园配合
一、区角活动的开展为孩子交往提供了良好的心理环境。
区角活动的设置是自由的,开放的,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相应的区角进行活动,丰富的环境为孩子提供了探索、求知、交往、合作的机会,使孩子的欲望得到满足。在娃娃家这个区角中,孩子们可以通过商讨和自己的意愿选择角色,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体验快乐和满足,表达自己的情感。在没有任何约束的和负担的情况下孩子们自由交往,还可以进行自我调节需求。他们一会儿,一会儿带娃娃去给娃娃做饭、哄娃娃睡觉,病了带娃娃去看病,头发长了带娃娃去理发店等等一系列模仿成人尝试体验成人的世界。孩子在自由、温馨的环境中尽情活动,游戏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也就越投入。我们班的萱萱小朋友性格比较孤僻孤僻,平时不太与老师和同伴交流。但自从开展区角活动后,她非常喜欢当休闲吧的服务员,每次都会这个区域并且选择服务生这个角色,当有顾客来时,他总是积极地介绍好喝的饮品及休闲食品,不仅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性格得到了很大的改变,家长反映在家变化也很大主动地和家里来的客人打招呼了也愿意和周围的小伙伴交流了,变得开朗了许多。
二、放手让幼儿去尝试体验,从而达到开展区域活动的真正目的。
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