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在家里是由家长帮助他们洗手、入厕的,我们还发现有许多幼儿是指甲没有修理的,还有“吃手”的坏习惯。我们结合了小小班的教材《我的小小手》教育幼儿不“吃手”、常洗手,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爱玩是幼儿的天性,幼儿们常常摸来摸去,对什么都很感兴趣,我也常常带幼儿们玩滑滑梯、摸摸小草等。有时还放心大胆地让他们在地毯上爬来爬去,个别淘气的幼儿还在地上打滚,常常把小手搞得脏脏的,让他们去洗手个别幼儿总是不自觉。一次户外活动后,我发给每位幼儿一面放大镜,让他们照照自己的小手,幼儿们发现自己的手指变粗变长了,手上的一条条纹路也变得粗粗的,手指甲也变大了,手上黑乎乎的很吓人。我告诉幼儿,“指甲缝就象一条黑色的小沟,那里隐藏着许多小虫子,你们用脏手拿东西,小虫虫就钻到你们的肚子里去了,就会肚子疼的。”通过放大镜的游戏,激发了幼儿们洗手的积极性。
幼儿们虽然喜欢洗手,可不懂如何把手洗干净,常把衣服弄的湿湿地,于是我告诉幼儿洗手前先把长袖子“变”短袖,水龙头开的小一点,先搓手心,再搓手背,还配上了洗手的儿歌“打开水龙头,小手冲一冲,摸摸小肥皂:“小肥皂,你好!”手心搓搓,手背搓搓,轻轻水里洗一洗,小手轻轻甩一甩,再拿毛巾擦擦干,看我的小手真干净!”通过形象的洗手儿歌,幼儿掌握了基本的洗手方法。幼儿不会用肥皂,我让幼儿开始了一个新的游戏,水和肥皂就成了他们的新玩具,我让幼儿看看手上哪里是脏乎乎的,就把肥皂来来回回的擦在哪儿。肥皂和水用手搓产生了许多泡泡,幼儿们可兴奋了,在玩中他们发现肥皂泡越搓越多,泡泡渐渐由白变黑,被水冲走了。幼儿们在玩肥皂泡泡的游戏中渐渐学会了使用肥皂。
在对于刚入园的小小班幼儿来说,学会自己上厕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有些幼儿不会表达自己上厕所的意愿,大部分的幼儿不会自己脱拉裤子。我们就通过故事《自己上厕所》,帮助幼儿理解。我们在讲故事的同时还结合了生动、有趣的情景表演,幼儿们很快就了解了整个上厕所的流程,开始尝试自己脱拉裤子。
幼儿都是家中的小太阳,特别是冬天的时侯,幼儿们穿得衣服比较多,都要等着我们去帮忙穿,有的幼儿还没穿好就已经钻出了被子,这么一来难免感冒,如何缩短幼儿们穿衣的时间,以防感冒呢?于是我们决定让幼儿自己学会穿最外面的裤子和鞋子,为此我们还特意设计组织了一次活动“钻山洞”。我们先让幼儿用裤管作望远镜来照照,幼儿们可起劲了,有的说我看到了老师,有的说我看到了大妈妈,更有的说我看到了小朋友了。接着我们用钻山洞的方法来教幼儿们穿裤子,幼儿们兴趣极高,都争着穿裤子,边穿他们还边“哧溜一下钻进小山洞,再哧溜一下钻进另一个小山洞”。这次活动让幼儿们感受到了自我服务的快乐,有了成功感,渐渐地幼儿们喜欢上了穿脱裤子并学会了穿脱裤子。用同样的游戏方法我们教会了幼儿穿鞋子,但幼儿们还是会把左右脚穿反,于是我们在他们的小跑鞋上画上了漂亮的红色小点点,在穿鞋子前,让点点碰点点,鞋子穿反的现象也明显少了。
三、观察幼儿,在此基础上减少对幼儿的限制、勉强,培养幼儿良好的睡眠习惯
在入园初期,我们不限制幼儿的一些原有的睡眠习惯,玟玟喜欢把一条毛巾盖在眼睛上,才能入睡,康康则喜欢抱着衣服睡觉,还有一些幼儿喜欢在睡觉时嗅被角、毛巾等。我们都不强行制止,而是顺其自然,等到他们情绪稳定了以后,我们才逐步确立行为规则。我们还为幼儿创造了良好的睡眠环境,幼儿们的睡室,我们经常开窗通风、对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幼儿们睡觉时我们会拉上窗帘,使室内光线暗淡些。并结合儿歌《午睡》,教育幼儿睡觉时要盖好被子,小手放放好安静入睡。
我们尊重幼儿的睡眠姿势,要幼儿睡得舒适。但是对于很多幼儿的不正确的睡姿,如:趴着睡觉,我们则是通过游戏《娃娃家》中,小宝贝睡觉的时候哭了,引导幼儿发现趴着睡的不良姿势,及其带来的坏处,帮助幼儿改正小宝贝的睡眠姿势,从而要求幼儿不要趴着睡觉。有的幼儿睡熟了以后,幼儿的睡眠姿势会变得很不自然,我们就会帮助幼儿变换睡眠姿势,让幼儿睡得舒适。
通过一学期的锻炼,现在我班的幼儿都变得能干了,会自己吃饭、自己洗手,而且学会了用肥皂洗手,午睡起床后,我们帮他们穿好衣服,他们就能自己穿上裤子和鞋子。穿衣服的时间比以前大大缩短,这样幼儿们就减少了感冒的机会。
“生活即教育”,在生活中用游戏的教育手段来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同样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浅谈小班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