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评标法存在的风险:
(1) 没有完全体现工程量清单计价的优越性, 市场竞争不充分。采用这种评标方法, 在商务标中投标者为得到高分, 必需尽可能的接近标底, 于是投标前打探标底, 投标时为了增加自己报价的权数, 甚至邀请几个单位“围标”的现象时有发生, 导致投标者之间的价格竞争变成一种事实上的“数字游戏”,难以体现投
标者自身的优势和特点, 也不能真实地反映投标者的技术管理素质和实力。另一方面, 在技术标的评选中, 主观因素影响较大, 容易滋生腐败。
(2)评标办法与国际通行的做法差异太大, 不利于与国际接。国际上, 有不少世界组织和国家在工程量清单招标中采用最低评标价法。加入WT O 后, 按照市场准入原则和我国政府的承诺, 我国的建筑市场及其工程造价咨询服务市场将会逐步对外开放。大量外资、合资、合作企业和建筑承包企业及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将进入我国市场, 在国内建设市场招投标中, 将按惯例以个别成本价报价,且由于其发展历史较久, 在管理、技术、资金上有一定的优势, 其个别成本价与标底价往往有很大的差异, 若以其报价超出标底的范围而拒绝其报价则会与非歧视原则发生冲突, 导致贸易纠纷。
最低价中标的风险:
采用最低价中标时, 对于合理低价的界定比较困难, 合理低价是指不低于投标企业成本的最低报价, 但是每个企业的成本是不一样的, 如何确定报价不低于企业成本是一件困难的事。如果由报价低于企业成本的单位中标, 在施工过程中, 中标单位可能会千方百计找业主变更或索赔增加工程造价, 也可能会降低质量标准来避免亏损, 从而对工程质量和进度造成影响。
3.6防范风险意识偏低引起的招投标风险
投标人在工程量清单模式下招投标工作中规避和防范风险的意识偏低, 仅把投标工作当作一种规则进行, 投标前不认真研究招标文件, 踏勘现场只是走走过程, 不以实际市场价格对工程所需材料、人工、机械等进行摸底分析, 不将投标文件与其本意的要约、承诺联系起来, 只是盲目的以招标人的限价作为投标过程中的定标依据, 从而在标后引起一系列的问题。其实只要在标前认真搞清材料、人工、机械的市场价格, 了解工程施工地点的现场情况结合企业内部劳务周转材料机械租赁价格确定最低成本价, 报出合理价格, 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招标条件市场状况及企业投标策略等, 做出有竞争力的报价, 同时预留必要的风险费( 作为控制风险损失的补偿措施, 一般可按3- 5%的风险包干系数计入工程控制价) , 是完全可以规避这种风险的。
案例
在我国某工程中采用固定总价合同,合同条件规定,承包商若发现施工图中的任何错误和异常应通知业主代表。在技术规范中规定,从安全的要求出发,消防用水管道必须与电缆分开铺设;而在图纸上,将消防用水管道和电缆放到了一个管道沟中。承包商按图报价并施工,该项工程完成后,工程师拒绝验收,指令承包商按规范要求施工,重新铺设管道沟,并拒绝给承包商任何补偿。
总结: (1)两种管道放一个沟中极不安全,违反工程规范。在工程中,一般规范(即本工程的说明)是优先于图纸的。 (2)即使施工图上注明两管放在一个管道沟中,这是一个设计错误。但作为一个有经验的承包商是应该能够发现这个常识性的错误的。而且合同中规定,承包商若发现施工图中任何错误和异常,应及时通知业主代表。承包商没有遵守合同规定。当然,工程师这种处理是比较苛刻,而且存在推卸责任的行为,因为: ①不管怎么说设计责任应由业主承担,图纸错误应由业主负责。 ②施工中,工程师一直在“监理”,他应当能够发现承包商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发出指令纠正。 ③在本原则使用时应该注意到承包商承担这个责任的合理性和可能性。例如必须考虑承包商投标时有无合理的做标期。如果做标期太短,则这个责任就不应该由承包商负担。在国外工程中也有不少这样处理的案例。所以对招标文件中发现的问题、错误、不一致,特别是施工图与规范之间的不一致,在投标前应向业主澄清,以获得正确的解释,否则承包商可能处于不利的地位
第四章 工程量清单招标的对策
4.1做好招标环境配套建设,加强监管力度,引导建筑企业良性发展
首先,应有一个规范的市场秩序,净化市场,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严格审查企业资质,支持和保护那些信誉良好的、优秀的施工企业,对于施工企业的管理应规范,建设一个有序、规范的建筑市场,这就需要建筑主管部门加大整理力度。 其次,还需要为企业多提供服务,指导建筑企业的正确运作,及时发布一些市场讯息和行业信息等,健全配套体系,如投标制度和信用保障制度的进一步健全,以及多公布或者印发一些专业性指导文件,并合理引导企业建立起企业内部定额。再次,一些监管部门应切实履行职责,加大监管力度,对一些违规事件严肃处理。对一些中介机构的专业人员要建立约束机制,增强其责任心。
4.2进一步科学规范评标工作
工程量清单招标也给评标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往那种单纯按照总价来评审标书的办法已经不是很科学和精确了,为了更好地评判出最优秀最合理的中标者,评标的项目和分值算法都应更加细致。因此笔者建议使用电子评标的方法,利用计算机的精确计算,运用科学的方法把评审过程变得更规范和准确,这样不但消除了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还提高了评标效率,节省了时间。这样由计算机对工程量清单总报价、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报价,主要项目清单综合单价、措施项目费、主要材料价格等进行经济评分,并自动进行汇总,生成各部分评审表及评分汇总表,以完成评定标。其基本应用模式为,招标人在向投标人提供招标文件时,同时提供一个存储介质如光盘或U盘,里面包含固定格式的电子招标文件及电子标书编制工具。投标人编制完投标报价后,应用电子标书编制工具填写投标报价或导入投标文件,形成电子投标文件,并且把电子投标文件放入存储介质。作为投标文件的一部分递交到开标现场,唱标时(或者唱标结束后)把电子投标文件导入电子评标软件中。
4.3完善工程量清单招投标的对策
1、不断完善《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细分项目,并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使清单项目和工程建设各个阶段的细节紧密联系,从而减少工程建设过程中变更的发生,促使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2、提高设计质量,工程图纸是编制工程量清单的关键,因此必须加强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质量的监督与管理,注重图纸会审,提高工程设计质量。使工程图纸内外所涉及到的问题在设计阶段得以解决,为加快施工进度和实行工程量清单报价创造必要的条件,为进行工程量清单招投标打好基础,减少因图纸的错、漏、缺等现象导致计价失误的产生,避免建设单位在开工后进行不必要的设计变更以及可能由此产生的纷。
3、立并完善企业定额。随着工程量清单招投标的实施,为适应工程量清单计价的需求,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施工企业有一套切合企业自身技术力量及实力的企业定额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工程量清单中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和报价所包括的内容仍然沿用了地方定额或行业定额的规定,但是,运用自己的企业定额资料去制定工程量清单中的报价时,在用工消耗、材料消耗、机械种类、机械配置和使用方案、管理。
4、合同管理制度。确立不规范往往会在合同实施过程中发生纠纷,因此要加强合同管理意识,完善合同管理制度,注重合同的可操作性,并关注合同的履行情况,用合同约定的权利和义务来规范合同当事人的行为。同时,要加强对施工合同的跟踪管理,做好备案以及对工程造价变更、工程索赔和工程结算的管理等工作。
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投标,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就会显得尤为重要,成熟的清单计价系统,必须要有完整的合同配合,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我们应将清单与合同有机结合起来,并应用到工程造价管理当中,合理,有效地控制造价,推动《计价规范》的实施。在项目招标阶段, 工程量清单是招标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是投标人报价的依据;在项目实施和结算阶段,已标价的工程量清单是合同实施和结算的依据。因此希望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招投标前期工作的监管,建设单位应重视项目前期准备工作,适当放宽设计时间,提高图纸设计质量, 施工单位应根据自己的优势和管理水平合理报价。招投标方和招标代理机构在招投标市场的活动中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规范,形成一个竞争有序公平的合理的建设市场。
参考文献
[1]清单和企业定额[ J].建筑经济, 2002(6) : 11
[2]造价工程师考试培训教材编写委员会. 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M] . 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1
[3]建立工程量清单计价配套环境的思考[J].建筑经济, 2003(7) 53
[4]. 工程量清单报价与传统报价模式比较究[J].建筑经济, 2003
[5]红等.浅谈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施工合同管理[J].建设IT.2005.1.
[6]部标准定额研究所.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宣贯辅导教材[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7]安主编.招标投标与合同管理[M].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03.
[8]50500- 2003,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S] .
[9]文.浅谈工程量清单投标报价的影响因素[J] .山西建筑, 2005, (2) .
[10].工程量清单计价法在招投标工作中的应用[J].浙江建筑, 2004,(6).
[11].推选工程量清单计价, 促进建设市场健康发展[J] .江苏工程造价管理, 2005,(1).
[12] 李玲.浅谈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与招标投标的相关问题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13] 黎生南.浅析工程量清单招投标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甘肃科技》
[14] 任洁玲.浅议工程量清单在施工招投标中的应用 .《中国建设信息》 2009 第22期
[15] 练兵 凌红. 对工程量清单报价的几点认识 .《科技广场》 2008
工程量清单招投标中的风险与对策分析(四)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