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科学错题资源“再学习”的实践与思考(四)
四、实践的成效与反思
(一)成效
在对错题资源利用的实践中,明显感到师生关系改善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敢想敢讲,学会了相互评价和欣赏;学习兴趣浓厚了,考试成绩自然也提高了。笔者对本校初一、四个班,分两个实验班和两个对照班进行成绩的统计,结果如下:
2008第二学期期末考实验班班、对照班班科学成绩统计表
班级 项目 优秀率 及格率 平均分
实验班 89.12% 100% 112.8
对照班 75.36% 86.56% 106.5
注: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初一期末时成绩均匀。
从表格中看,经过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实验班的学习成绩进步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班。利用错题资源引领学生进行再学习,可以事半功倍地提高学生成绩,有利于让学生跳出题海训练的怪圈。就学生而言,通过对错题资源的利用,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自己也懂得了如何依据错题,重点攻关、补救、反思、进取、创新,培养了好习惯,使思维得到锻炼,各方面相得益彰。说到底,利用“错题”最终还是为了少出现错题,真正学到知识。
(二)反思
在研究和实践中,发现了一些问题:第一,教师有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收集错题资源.对错题资源的利用,大大增加了教师的负担,牵制了较大的精力,使教师不得不加班加点。而且学生所出现的错题也不是个个都有价值都可以再学习的。第二,教师常常应该和学生一起做一个学习者,这一角色的转换对很多教师是十分困难的。
总之,错题的出现必然有着形成错误背景,学生学习中出现错题反映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不到位,即内化不到位。对概念、定理、技能的理解不深刻,不能灵活运用,举一反三。教师以研究者的角色,以积极的态度,因势利导,使错题资源成为引导学生进行再度探究、再度学习的资源,成为教师反思自己教学得失的载体。
【参考文献】
[1] 陈志伟、陈秉初主编.中学科学教学论[M]. 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
[2] 傅道春.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M].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 袁运开、蔡铁权主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M]. 浙江: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4] 孙小芙.走向自主[M].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
利用科学错题资源“再学习”的实践与思考(四)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