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很好,那么今天就来学习怎么样第5节光合作用
(所用时间4分02秒)
宣老师第三次课的引入:
师:好。首先我们来看一张图片,那么图片上有两位古人,正在为一个问题而争论着,什么问题呢?其中一个古人他认为,小小的种子,之所以怎么样长成参天大树,是因为不断从土壤中吸收了淀粉,另一位呢?说不对,好,如果我想你在场的话,那么你会支持哪一位观点,你说一说看?
生1:第二位,
师:第二位,土壤中没有淀粉,好请坐,还有没有不同的意建,来你说说看,
生2:我也支持第二位观点,
师:你也也支持第二位观点,那么有没有同学认为你支持第一位,请举一下手,举一下手看看,好!有几位同学对不对,好,很好。我们有了凝问,是来自于土壤呢,还是其它呢?那么我们能不能来设计一个,怎么样,实验来证明一下土壤中有没有淀粉?大家想一下,好,老师请你们说说看,我们可能通过怎么样的实验来证明一下土壤中到底有没有淀粉,上面有个提示,我们前面学习过,淀粉遇到碘液会怎么样?
生:变蓝
师:来你说一下
生:用一个烧杯里面放点泥土,把碘液滴在泥土上面,看有没有变蓝色。
师:是不是呀,
生:是
师:好,很好。老师准备了土壤,我们来演示一下(教师演示实验)我们滴一滴怎么碘液,看一下有没有变蓝,
生齐答:没有
师:为了使实验更具有说服力,老师资金准备了淀粉糊,来进行对照实验,(师实验)
生齐声:噢!
师:变成了怎么样?
生齐声:蓝色
师;通过这个对照实验,说明土壤中有没有淀粉?
生:没有
师:那么土壤中的淀粉(口误)植物体内的淀粉来自于什么地方?
生:太阳(光合作用)
师:来自于太阳,光合作用对不对?
生:对
师:今天我们就要学习第五节:光合作用(师板书)
(所用时间3分21秒)
第二次课后问卷调查
本节课最感兴趣的内容 检验淀粉 24
观看视频 6
设计实验方案 13
都不感兴趣 4
第三次课后问卷调查
本节课最感兴趣的内容 检验淀粉 36
观看视频 6
脱色 2
设计实验方案 3
表达式 1
通过教学录像、课堂实录及课后问卷调查分析,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宣老师对于同一故事的引用,第三次课已经比第二次要简练很多。
在教学中,语言是连接师生的纽带,是课堂上师生间交流的主要工具。教师主要是通过语言向学生授业解惑,而学生则主要通过教师的语言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所以教师的教学语言在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有人会说,随着现代教育媒体的运用,教学语言的纽带作用会随之减弱。但我们认为无论运用什么样的现代教育媒体,也不能完全取代教师的教学语言,相反它的作用会越来越大。因为我们授课的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教师富有情感地面对学生讲解有着很强的灵活性和针对性,特别是在与学生的思想交流方面,应该是其他任何手段都不可与之相比的。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3/6/6
在学生探究学习中教师如何有效介入——基于宣金伟《光合作用》的提问艺术的研究(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