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生探究学习中教师如何有效介入——基于宣金伟《光合作用》的提问艺术的研究(六)
师:就是光照,如何去除叶绿素的干扰?
生:用酒精,把叶片放入酒精里,遇水加热
师:遇水加热,遇水加热的目的是什么?
生:消除,让叶绿素溶解在酒精中
师:去除叶绿素的干扰,很好!
生:然后叶子呈黄白色,然后再用碘酒让它变色,
师:第五步,用碘酒来检验叶子,好了没有?
生:不是,前面还要把那片叶子用水洗一下
师:好,还要洗一下,洗一下,洗一下,的目的是什么?
生:去除叶子上的酒精,
师:最后该
生:用碘液
师:很好请坐,有没有同学要补充一下?(停顿)这一过程有没有同学要补充一下的,或者说,已经比较完整了,比较完整了还是需要补充一下的?
生:比较完整了
师:比较完整了,这里面,老师在强调几个,一个暗处理呢,我们处理的时间,一般一周夜时间左右,然后光照呢,也要一段时间,大致需要4小时左右,然后褪色时要注意,因为是用酒精来褪去叶绿素的,酒精是易燃物,容易发生燃烧,那么加热的时候会产生酒精蒸气,容易燃烧,因此我们要用什么方法加热?
生:水浴
师:用什么,用水里面加热,我们称为水浴(边板书)水浴加热,那么最后我们要漂洗,把酒精怎么样?
生:洗去
师:洗掉,然后再检验,好,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完整的光合作用是否需要光照的视频,
生:看视频
在宣老师耐心且细致的引导下,学生按着教师的预设一步一步完整地完成了问题的探究学习。尽管学生回答当中,有些步骤没有考虑到,但在宣老师的提醒下,也弥补了回答的漏洞,这对于学生自信会有很大的鼓舞作用,在今后的学习中会投入更多的热情。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我们可以明确看出宣老师对于知识的掌握很准确且非常详细,尽管宣老师不是化学专业的,但对于化学知识却了解得相当透彻。在学生探究学习当中,能给予学生适时且准确的指导,达成了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有效的介入,从而达成了学生知识的学习、能力培养的目标。如果宣老师对于所讲授的内容了解得不够全面,自身知识没有深厚的积累,是不会出现上述的教学效果的。
3、爱岗敬业,加强师德修养。德是立师之本,无德便无以为师。不管你有多少烦心事,一进入课堂,都要把它抛到九霄云外,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融入教学情境之中。在教学中,带着对学生的爱心,带着引领学生学习达成预期目标的信心,一节课的学习在教师有序、积极地带领下,完成教学目标。一个人对于事物的态度相当重要,当我们满腔热忱的投入教学工作,学生也会受到我们的影响来进行学习,如果我们以应付的心态更有甚者以消极的心态的走入课堂,我们对于教学缺乏热情,在学生探究学习当中,肯定不会对学生有效进行指导,学生在探究学习中会感到很无助,当然也不会对于探究学习产生兴趣,更不会享受到问题探究解决的乐趣,感觉到学习过程中“美”的吸引。
加里宁说:“教师每天仿佛都蹲在一面镜子里,外面有几百双精细的、富于敏感的、善于窥伺出教师优点和缺点的孩子的眼睛,在不断地盯着他,世界上没有任何人受这样严格的监督,也没有任何人能给年轻的心灵以如此深远的影响。”我们在这样的注视下,如果我们不能展现自身的魅力,展现我们的能力,做好他们学习的伙伴,那么我们就会受到学生的排斥!我们的教学就会受到极大的负面影响!只有我们不断地发现自身的问题,不断地提高自己,完善自己,才能积极、有效的引导学生。我们在教学中,要尽量浓缩问题的数量,抛出精炼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水平”,要以精确、精炼的语言来呈现问题,避免问题的多次简单重复,使学生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解决问题成功的乐趣,感受到“美”的吸引。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在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有效的介入,更加有效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参考文献:
(1)夏季云.实验探究兴趣的培养与实验能力的提高.物理教学探讨.2002⑴:9-10
(2)唐力.化学探究式教学过程建构性特征的研究.课程、教材、教法.2002 ⑶:54-58
(3)吴永熙,张德启.试论物理教育中的课题探究教学.课程、教材、教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⑶:50-53
在学生探究学习中教师如何有效介入——基于宣金伟《光合作用》的提问艺术的研究(六)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