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科学教学中科学探究的误区及对策(五)
科学探究离不开实验,而科学探究与传统意义上的学生实验不同。传统的学生实验是在统一的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记录表格等基础上,期望学生能得到统一的结论。这样的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规范操作能力方面有它的积极作用,但也必须看到这样的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验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情感等方面的不足。因此在教学中应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对策七、正确处理探究性教学模式与其它教学方式的关系。
科学探究固然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但从获取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角度来说,并非所有的知识和能力都适合于探究性的教学模式,象目标教学等其它的一些教学模式也同样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选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应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来决定。从培养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一般学习能力、社会交流能力等一般素养来说,在许多情况下,诸如目标教学等一些教学方式同探究教学一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教师应结合实际的教育对象、教学媒体、教学环境,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科学探究是一种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的重要学习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教学中要求运用各种教学方式与策略,让学生把从探究中获得的知识与从其它方式中获得的知识联系起来,奠定广泛的科学知识基础。科学探究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如果所有内容都用探究方式,不仅教学时间不允许,完不成教学计划,也不一定符合教育规律。所以,各种教学方式要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掌握知识达到一个最佳状态。
三、实施后的效果
这些策略和新课改理念不谋而合,通过几个策略的实施之后,我觉得自身受益匪浅,同时也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变“依赖观望”为“积极主动”
通过探究性学习,使学生个个成为实验的操作者,学生边实验边思维,把实验过程和思维过程联系起来,而不再满足依赖老师的讲课、观望教师做实验。教师又采用由学生动手实验、观察现象、不断设疑、再次实验、总结规律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在以后的实验室开放中,有些学生还申请做一些刊物上摘录的实验,或作业中有关实验题的现象与产物,通过操作实践,促使学生尝到了甜头。
<二>变“照方抓药”为“设计实验”
科学探究要求学生学生动脑思维、动手设计探索性实验,有时还要求学生画出实验是装置图、设计实验报告。在思维和绘图的过程中,学生能设计出多种方案,同学间在讨论设计方案时,相互启发,常出现有益的争论,而在争论中往往又引发新的发现,这样就会得出最佳设计方案,从而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得到了原先“照方抓药”式实验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三>变“书本知识”为“实用知识”
新时代需要的是实用性的知识,一个人书本知识再多,但如果不会运用,那也只能成为盛装知识的容器,毫无用处。科学课中的科学概念、科学用语、基本理论是科学课的基础,但如果光从理论到理论,这势必不能使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的。只有创设条件、情景让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在实验现象的诱导下经过分析、推理、对照、类比、归纳和演绎的加工改造才能得出正确的判断和结论,深刻理解书本知识,才能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当然,在科学探究教学中,如何更加有效地实施“探究教学”,尚需要我们今后不断完善。总之,只有合理选择探究方式,它定能引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发展,提高科学探究的效果。
参考资料
[1] 《中学物理:初中版》
[2] 崔峻明.化学探究教学应注意的问题.内蒙古教育,2005,(5):19
[3] 龚正元.论化学学习中接受与探究的融合.中学化学教与学,2005(11):6
[4] 夏惠贤:《当代中小学教学模式研究》,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
谈科学教学中科学探究的误区及对策(五)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