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庭实验的内涵和特点
1、家庭实验的内涵
什么是家庭实验?简单的说就是学生在家庭中自己设计、自己寻找实验用品、自己动手、自己总结的简单易做的实验。
2、家庭实验的特点:家庭实验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取材方便、简单易做、趣味性强、形象生动、效果明显、省时安全、实施方便灵活,时间不受严格限制,以及自主性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时间,自主选择实验的内容,自主控制实验的难度,自主调剂实验的时间。因此家庭实验具有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应用性、可操作性、生活化、趣味化等特点。
实践性:开展家庭实验活动强调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亲自动手,亲自实践,亲身体验,使学生在实际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发展技能,培养能力。
自主性:开展家庭实验活动以学生的活动为主,学生自主地活动,自主地操作,自主的思考,自主地创造,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
创造性:开发学生的潜能是现代教育的本质特征。素质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显著特点是由单纯的传递性转向开发性和创造性,开展家庭实验为学生创造条件,激发创造的动机,学生大胆地想象,大胆地创造,注重活动过程,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应用性:开展家庭实验活动主要是学生以直接经验的形式来掌握知识的,强调实用性,强调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贴近社会和生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可操作性:家庭实验由于取材方便,操作简单,每个同学都可以动手操作。
3、家庭实验的功能
家庭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探究意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形成,
有利于塑造学生良好的探究人格。
探究性学习势在必行,积极有效地推行家庭实验,有利于探究性学习的开展,有利于学生探究素质的养成和提高。
据调查发现,由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比较顽皮,加之班级内学生人数较多,其实在校实验课纪律光靠一个上课教师掌控很累,要花费较多时间和精力,很多时候教师就无法按时完成预期设定的目标。因此对纪律不够好的班级,教师开设实验课的效率就降低了。因此很多教师认为做实验麻烦,有时干脆用多媒体及练习代替实验,长期如此,学生丧失了对科学探究的兴趣,丧失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而家庭实验将学生从课内引向了课外,把学生从狭窄的课堂中解放出来,为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提供了时间和空间,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自由、民主、安全的环境氛围往往容易产生灵感。在进行家庭实验中,学生往往不会担心自己的设计及装置,会遭到别人的嘲笑和讽刺,容易放开手脚。学生敢想、能想、会想、善想,灵感的火花就容易被碰撞出来。家庭实验中,鲜明、生动、奇妙的实验现象,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容易培养学生的求知欲、自信心、创新意识、思维的独立性等良好的心理品质。
家庭实验,可以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严谨求实、追求真理、敢于创新地科学态度。家庭实验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当实验不成功时学生就会去分析失败的原因,改进方法,重新实验,直至成功为止。渐渐地学生具有一种不怕失败,锲而不舍的顽强毅力。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能尊重实验事实,以实验事实为依据,进行分析、推理,这是一种科学的实验品质。
家庭实验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钻研问题,在不同程度上综合运用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有助于学生智力与创新思维的发展。
家庭实验由于取材方便,操作简单,每个同学都可以动手操作,为绝大多数学生所喜欢。
学生通过积极思维活动,获得新的知识,产生新的感悟和体念,并努力把这种感悟和体念逐渐规范化和显性化,这样就形成了新的学习模式,即探究性学习。通过家庭实验活动,体现了学生的探究情感,塑造了学生的探究性格。
总之,开展家庭实验,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拓展和深化。家庭实验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从问题提出、方案设计、资料查阅、物品替代和仪器收集,到现象观察与记录、结论分析等全程都由学生独自完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由于家庭实验真实、直观、安全、易做、有趣,学生通过做家庭实验能获得知识、获取技能、发展能力。因此,家庭实验在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课堂实验的有力补充。
四、目前农村初中寄宿制学校家庭实验存在的问题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3/7/7
农村初中寄宿制学校家庭实验开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