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做好发动宣传,营造实验氛围,树立实验意识
抓住时机,进行宣传发动。例如利用读报课、班会课及黑板报,通过网络视频、图片、新闻报道,向学生宣传;利用家长会、校报,向家长宣传。重点介绍获奖学生的作品,介绍发明创造的过程,获奖后的感想。介绍目前中外科学家和在校学生的发明成果及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借助每年的中小学科技节,鼓励学生报名参加,积极准备小发明,重在参与。
利用家校通,及时和家长、学生沟通,了解进展,做好引导。
2、获取家长配合,指导学生建立一个家庭实验室
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让其提供一个可供孩子支配的场地,指导学生建立一个家庭实验室。实验室的布置要实用化,做到科学性、可行性,小到可以一个实验箱,大到可以一个房间。其实一张工作台,加上一把椅子、一个架子和一个实验箱,则是比较可行的一种布置方式。在选择实验场所时,应根据所要开展的实验活动,如进行种养殖活动,可以把实验室放在阳台上或平台上;可能存在着一定危险性的,实验时会产生异味,实验过程可能产生副作用的,则可以放在储藏室或阁楼里;而一些简单的制作活动,则可以放在自己小房间里。总之,家庭实验室的创建,要做到因“内容”而宜,因“家庭”而宜。
3、帮助学生做好家庭实验项目的选择和定位
家庭实验项目始终要立足课堂、延伸课外,它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而不是独立的教育途径。突出科学的本质,把科学探究作为活动的主要方式。强调在动手过程中的思考,使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过程变成不断建立科学概念,修正自己原有经验的过程,发展科学素养。
家庭实验要扎根课堂教学,细化研究内容。因为家庭实验的目的在于服务科学课堂教学,通过创设科学活动平台,使学生科学知识得到实践运用,使他们实践能力得到发展,大大丰富学生科学课堂学习的内容。家庭实验要由浅入深,逐渐加大研究难度,使家庭实验活动内容逐渐呈现多元化。
4、获取家长的支持,配好实验工具和器材
要开展家庭实验,必须配备一些常用的实验工具。在配备时要做到通用性、实用性,能自制的则尽量自制,对于确实不能制作的,又是实验所必须的,如天平,钳子等,则可以购买,但要量力而行,应经济实惠,原则上可用就行。尽可能利用生活替代品、淘汰品。巧妙利用家中的瓶瓶罐罐及废旧物品,例如废旧玩具作为家庭实验器材,既可以省钱,有可以废物利用。
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质可当作化学药品使用。例如:铁钉(铁)、
铜丝(铜)、铅笔芯(石墨)、铝制易拉罐(铝)、鸡蛋壳(碳酸钙)、PP粉(高锰酸钾)、“旺旺雪饼”、“美好时光海苔”等食品内的干燥剂(生石灰)、白酒(酒精)、白醋(醋酸)等等。而有些可以到化学试剂店去购买。
5、教师向学生提供家庭实验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由于家庭实验教师和学生面对面的机会减少,特别是家庭实验刚实施的阶段,尤其需要得到教师悉心的指导。再说,各个学生的家庭条件不同,以及能力和智力有所不同,因此家庭实验更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作用。尤其在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上要加强指导。
(1)、教师向学生适当推荐一些实验,帮助学生打开实验思路
最重要的是帮助学生选题,让学生学会提炼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向学生适当推荐一些实验,不但可以打开学生的实验思路,而且能给学生以借鉴之用,让学生在类推中学会提炼研究课题。可以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现象的方式,可以直接推荐几个问题供学生选择,而最理想的是科学课的拓展活动。
(2)、鼓励学生设计一些实验,提高学生实验能力
鼓励学生勤于观察,培养学生善于提炼,那学生一定能设计出适合自己研究的课题。鼓励学生对疑惑、惊奇的事物或现象问题化、课题化,从而设计出理想的,适合家庭开展的实验。
(3)、及时评价学生的家庭实验,发展学生实验素养
经常组织交流一些实验,及时进行总结,使学生家庭实验活动持续下去,同时对学生家庭实验作出评价,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改进意见。说实在的,家庭实验毕竟是学生自主的行为,完全出于学生的研究兴趣,以及靠毅力。假如实验活动未能得到及时的肯定,长期得不到应有的关注,限于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很有可能中途夭折。为此,必须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用机制激励学生,以使家庭实验常态化,成为学生自觉的行为。实践证明,最可行,最易行的是经常组织学生,就自己的困惑、成功、伤心、愉悦予以交流,在共鸣中化解低落的情绪,在分享中激发研究的热情,在碰撞中生发新的课题。
(4)确保实验的安全性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5/7/7
农村初中寄宿制学校家庭实验开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五)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