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课堂” 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五)
导而不述,不能越俎代庖。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引导学生间或学生自己解答,肯定学生的点滴成绩,鞭策学生勇于创新。
个案3:我听了余老师上的一堂科学复习课。这堂课一开始,余老师就在黑板上写上一个“水”字,然后提出问题:“请以“水”为中心展开联想,将与水相关的知识点有机联系起来,并到黑板前构建知识网络。”这下子班里的学生象炸开锅似的叽叽喳喳,热闹非凡。同学们个个兴奋不已,争论不休。先是有一位男生自告奋勇到黑板前写下了“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细胞”,等字样,接着又有一位女生写下“细胞内的水”等字句,然后断断续续又有十几位同学上来补充,直到黑板上密密麻麻,字写不下为止。
这时余老师及时中断了大家的讨论,再次提出问题:把黑板上零散的知识加以梳理,用一定的原则加以归类。于是又把学生带入激烈热闹的争论之中……通过同学们的讨论得出近九种分类原则。比如:分类原则1、有生命活动需要,生存环境和水,代谢产物营养物质组成,参与生化反应;分类原则2、有无机环境,生物中的水;分类原则3、有物理,化学……这时余老师又提出问题:根据其中一个原则把水分为两大类,使无序的知识变为有序,并请学生上来圈。同学们争先恐后,跃跃欲试……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这时黑板上还有2-3个知识点无法被圈上,同学们都傻眼了。余老师及时打破沉寂,引导学生思考:是否原则出问题?学生的思维再次被激活,创造的火花不断闪现……接着余老师又请同学们继续讨论,再次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同学们根据讨论结果提出新的原则,并再次进行归类,黑板上还是有两个知识点无法被圈上。这时下课铃响了,余老师简洁明了地介绍设计这堂课教学的目的:不是教给学生知识,而是教给学生一种方法,一种复习的思路,如何去构建知识网络,如何进行归纳分析。同学们意犹未尽,恋恋不舍地离开课堂。
⑶集中归纳,梳理总结。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可由学生进行自主的归纳总结,当然此时,教师一般要做总结性讲述,以纠正个别学生的片面和不足,丰富所学内容。
个案4: 笔者对学生的自主学习也作了初步的探索。根据已往的经验,第5册教材中的一个实验:重力势能的决定因素,已往学生课始听了老师讲解实验原理、实验目的要求、实验器材试剂、实验步骤后开始按照教师在黑板上画的步骤图解或是教材上的步骤开始做实验。学生按部就班,做完了整个实验后还不知道究竟自己在做什么。由此,我想是否能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兴许能取得更好效果。在前一节课,我告诉他们:下一节课我们要做实验,请大家自己去设计本实验(包括原理、目的、材料用具及步骤、并且对结果作预测),到时老师不再演示,我们按现在的座位,每两人一组,比比哪一组的实验效果最好。在整个实验的过程中,同桌间都密切配合,还分工合作呢。而且实验方法和器材多种多样,学生积极性很高。整堂课将重点聚焦到了研究方法上,同时师生间交流很活跃,学生思维较多。学生亲自体验了科学家的思维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科学家不断探求新知识的精神,使学生学有所获。
⑷把握自主的尺度
自主的课堂是教会学生如何自己学习的一种课堂。但自主的课堂也是有原则的。
一要立足高远。教师要能从整体上引领全班同学,必定要站在更高的高度,而要站在更高的高度,就必须投入更多。在转变教学理念的基础上,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教法;更要备学生。课后还要不断反思,并改进教学。
二要引导调控。学生能自己说出来的,教师不讲;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不教。在课堂中,教师将方法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学。但放手不是撒手不管,放任自流,而是在教师宏观调控下,由学生自主而有计划地进行。同时也要明确自主并不是把全部任务交给学生,接受学习也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方式。教师没有必要将任何内容都拿来作为讨论的对象。换句话说,讨论这种同学间合作学习的方式在学生自主的课堂中提倡使用,但不能滥用。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实践证明,任何外在的教育力量和因素,只有内化为学生的自觉需要才可能真正奏效,任何教育过程在本质上都是客观因素向主观因素转化的过程。因此,构建学生自主发展模式是把教育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是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民主管理与自我管理,在参与中实现自我教育,进而实现自主发展。因而自主课堂能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主体潜能,使学生通过自身的独立思考,自主选择和积极活动,提高认识,获得体验,养成习惯,形成信念,跨跃被动性行为到自觉性行为的鸿沟。随着实践的深入,初步实现了学生“生活自理、行为自律、学习自觉、成长自强”的自主发展目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①【美】 Dale Scott Ridley 和 Bill Walther。自主课堂――积极的课堂环境的作用[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1年7月
②自主课堂100个精彩片断,开明出版社,2006年9月
“自主课堂” 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五)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