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我国的真人秀节目力求新颖奇特,但是大多数受人欢迎,拍好卖座的真人秀节目都是从国外引进,无论是节目内容,还是包装策划都是“拿来主义”,原创的节目少之又少。如浙江卫视刚刚引进的《奔跑吧兄弟》,虽然在一些方面有自己的特色,但绝大多数都和原版相同。如人物角色的设定方面,《奔跑吧兄弟》中的李晨的角色设定是“大黑牛”、“能力者”,这个角色对应韩版中金钟国,是团队中力量和能力的代表;《奔跑吧兄弟》中baby和郑凯多期的亲密互动也被观众自动设定为韩版中的周一情侣;王宝强和陈赫的背叛者联盟却不如韩版easy brother更令人印象深刻。
“拿来主义”的例子还有很多,如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湖南卫视的《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儿》四川卫视的《两天一夜》等等,总的来说都是引进与国外,如欧洲、韩国、日本等发达国家。
“艺术需要借鉴,因为只有相互借鉴交流,才能够取长补短,更加繁荣。引进别的节目是可以的,而且一定程度上是应该鼓励的,但是一味的照抄照搬,而没有自己本国的文化融入是不行的。”[5]没有创新的节目就像无源之水,只能说明我们的编导没有制作节目的能力,抄袭来的节目虽然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大量观众,但久而久之,观众就会失去新鲜感,而节目也会从此丧失它的生命力。
四、国内真人秀节目本土化的发展对策
(一)重视创新,提炼中国文化精神
“ 模仿他人的节目很容易,而创造出一种成功的节目模式却很难。如今真人秀节目种类繁多,有的节目跟风制作,如果只知道一味的模仿,没有创新,我国的真人秀节目将会是一潭死水,没有一点生机。”[9]只有勇于创新,拥有属于自己的节目品牌,那样我国的真人秀节目才有了源头活水。“创新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唯有通过学习海外版权的理念和标准,进而逐步摆脱对版权的依赖。”[10]
节目的创新需要做到两点:(1)创新节目的内容和形式。一味的抄袭和模仿,虽然在短期内能够带来一定的收益,但是长期以往这样的节目只会引起观众的反感,只有不断提高节目的质量和品位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浙江卫视《奔跑吧兄弟》的节目内容就定位为明星户外竞速类真人秀节目,7位明星主持尽显十八般武艺,而每期明星嘉宾的加入更成为节目的看点,刚一播出就受到众多粉丝的追捧。而节目的王牌游戏‘撕名牌’更是激发人们奔跑的渴望。(2)创新节目的传播渠道。全媒体时代,人们做到了不分时间,地点在客户端上观看自己喜欢的节目。浙江卫视《奔跑吧兄弟》更是实现了“全覆盖式”的传播,每周五晚电视播出的同时,各个视频网站同步播出,而且观众还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平台和《奔跑吧兄弟》的官方微博,微信发起互动,参与话题讨论,还有可能参与跑男游戏内容的设定当中。另外,在各视频客户端《奔跑吧兄弟》既有完整版,也有“片段式”的,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喜爱,挑选自己喜欢的片段。
(二)寓教于乐,起到正确引导作用
娱乐节目不仅仅以娱乐大众为目的,更重的是要在娱乐的过程中为观众传递生活的正能量。人们在观看节目的同时,能从中获得有益的东西,比如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等,让人们在这种正确的引导下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寓教于乐是真人秀节目的最高境界。但我国在盲目引进真人秀节目的时候,粗制滥造,往往造成一些不好的影响。如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在最早期时一个女嘉宾的“宁愿坐在宝马车上哭,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车上笑”交友宣言就立马给这个女孩贴上了“拜金”“享乐”的标签。[12]这其中就传递出一种负面的能量,《非诚勿扰》也因此暂时停顿整改。2014年浙江卫视从韩国引进的《奔跑吧兄弟》就让人眼前一亮,节目中年轻的明星主持给观众青春洋溢的感觉,团队合作映照生活工作成功的真谛,游戏中的搞怪耍宝让人捧腹大笑,兄弟之间的情谊让人热泪盈眶,王牌游戏‘撕名牌’更让观众纷纷效仿。总之,《奔跑吧兄弟》给观众呈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激发观众健康奔跑的渴望。
(三)寻求差异,创建独特中国品牌
本土化的过程当中,我们需要根据两地观众的不同需求和不同的社会环境,融入自己的特色。我国在将引进的真人秀节目本土化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同质化现象是主要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
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需要做到两点:(1)准确的分析出本国文化和他国文化的差异。要知道同一节目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客观的对待引进的节目。如我国引进的韩版的《两天一夜》,节目中有一个睡觉福不福,吃饭福不福,刚刚接触的观众就会迷惑,什么是“福不福”,其实它是韩国的一个游戏,意思是看你运气好不好的意思。这个游戏环节,我们可以根据我们观众的观看习惯,将它稍作调整就好。(2)借鉴节目模式的同时,更要学习节目在创作时的思路和观念。如我国在引进《奔跑吧兄弟》时,不仅仅要引进它的游戏内容,人物设定,更加重要的是学习当初创造这个节目时的动机,这个节目的市场前景,以及游戏内容设定的依据。“只有这样,我国的这人秀节目才能从本土化上升为中国创造,中国品牌。”
(四)加强互动,运用新媒体的手段
随着媒介融合脚步的加快,大众传媒的信息生产进入到全媒体时代,全媒体-方面分流了电视媒体的观众,另一方面也为电视节目提供了与观众互动的可能。“内容为王”尽管依然被媒体信奉,但互联网、手机、平板电脑等媒体终端的普及,观众可利用这些视听新媒体推送任意信息,自由表达见解,每个人都是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与分享者,在传播者之间、受传者之间、传受两者之间进行形式丰富多变、反馈及时的互动交流,这样就彰显出了渠道与终端的价值。观众借助新媒体参与的内容成为了电视节目内容的补充和拓展,成为文本内容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观众便成为了一个“自媒体”,随时针对某些节目事件发布自己的肉容。送样,实际上便实现了观众对“文本”的“主动参与”与“构建”。如今,明星真人秀节目中针对观众互动方式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应用也愈加广泛,由受众的“深度互动”,改变了以往真人秀节目的传播范式,也必将深深影响今后电视节目的制作,成为未来电视节目创新发展的方向。明星真人秀节目灵活借用自媒体特性,改进电视节目的互动性,增加互动效果,有机组合各路资源,将观众、自媒体和电视节目王位一体形成密切关联进而提高节目影响为。
【引文注释】
注[1] 谢耕粒.真人秀节目理论形态和创新[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9.1
注[2] 汪文斌,李幸.电视娱乐节目埋念设计与制化[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化,2003-01-01
注[3] 尹鸿,冉儒学,陆虹.娱乐旋风:认识电视真人秀[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04
【参考文献】
[1] 穆宝江,韩国文化产业发展与中韩文化产业合作[D].吉利:吉林大学,2012(12):49-55.
[2] 朱庆礼.娱乐的本性[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8):131-132.
[3] 郭庆光.传播学教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化199:182
真人秀节目的本土化研究——以《奔跑吧》为例(七)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