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电视真人秀源于欧美,现已发展成世界主流节目形态,20世纪90年代末,这种节目类型才逐渐引入我国,并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自2006年《舞林大会》开播至今,明星真人秀在我国已经有了九年的本±化发展与探索。作为舶来品的明星真人秀节目,如何才能克服“水土不服”,实现与我国传统文化和主流价值的“水乳交融”,这都是当下电视行业与学术界所要思考的。
多年的草根真人秀,已呈现出明显的疲软之态。反之,明星真人秀在2014年发展势如破竹,并迅速席卷了各大电视频道的黄金时段,其中浙江卫视推出的竞技游戏类明星户外真人秀《奔跑吧》拔得头筹,获得了收视与口碑的双丰收。这与节目精良的制作水准和高超的营销策略是分不开的。送挡引自韩国同质文化圈的节目,首开了我国明星真人秀节目的“联合开发”新模式,并进行了大幅度的本王化改造:在节目内容上将儒家文化中的“和”的思想与“团队精神”融合,将影视文化与竞技游戏结合,将传统文化与地域文化结合,寓教于乐充满“正能量”;在节目营销上注重多渠道推广,借助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巧设议题引导舆论,擅于利用“明星效应”与粉丝互动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奔跑吧》本土化的成功之处,是当下明星真人秀节目产业化运作中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本文以《奔跑吧兄弟》第一季为典型案例,对其与韩国原版《Running man》的相似性和异质性展开比较分析,进而得出该节目本土化的成功之处。深度解析《奔跑吧》是如何进行本土化创新与改造的。从中总结出该类电视节目发展的规律、本土改造的进步空间和未来将往何处去的问题,以期为此类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发展带来参考价值。
【关键词】:真人秀,本土化,奔跑吧
【正文】:
一、我国真人秀节目概况
(一)真人秀节目概念界定及发展
“真人秀”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来源于美国电影《楚门的世界》(The Truman Show)的直译,但国际上并不采用“Truman Show”的叫法。直到2000年前后,根据美国《新闻周刊》封面文章报道《我们都是窥视狂吗?》一文中对《老大哥》和《幸存者》为代表的电视真人秀节目的正式报道,将这种节目形式称为 reality TV,中文译为真实电视。
1、真人秀节目的概念
真人秀节目在我国出现的比较晚。目前,国内对于“真人秀”的典型著述,主要有三种观点。
东方卫视的高级编辑谢耕坛老师,在《真人秀节目:理论、形态和创新》一书中,依据真人秀节目参与者对其进行了定性分析,他指出,真人秀节目的参与者应该是普通人,即“草根”阶层,而艺人、明星等公众人物不应该成为真人秀节目的参与者。在他看来,真人秀节目的实质是非虚构性,即真实,明星如若自愿参与真人秀节目并展现自己普通人的一面,则可将其归入真人秀节目样式之列。(注释1)
汪文斌、李幸主编的《电视娱乐节目:理念设计与制作》一书中,认为:“真人秀是近些年出现的一种新型节目样式,集中运用纪录片的纪实拍摄手法,以及电视剧的故事叙事方式,对真实的人性和个人隐私予以曝光,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观众的窥视欲。”(注释2)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1/7/7
真人秀节目的本土化研究——以《奔跑吧》为例(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