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己经成为时代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选择进行跨国经营,将全球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和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场所。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经营市场逐渐跨国,企业不可避免地要面临跨国经营的问题。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满足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如何抓住新的发展机遇和迎接严峻的挑战,在国外跨国公司占领国内市场的同时,主动出击,发展壮大自己的规模、实力,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主动权,从而赢得自身进一步的发展,是当前我国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重要课题。走向全球化是企业的腾飞之路,而有效的经营策略和政府部门的支持让我们有理由对我国企业成功地展开跨国经营的前景持乐观态度。本文以我国企业开展跨国经营的发展实践为基础,对企业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企业,跨国经营,对策;
【正文】:
一、我国企业从事跨国经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一)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必要性分析
从中国进行海外投资的外部条件看,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进入生产、销售、采购的全球体系成为必然。中国既然已经实行了“引进来”的改革开放政策,也必然要实施“走出去”的对外开放战略,以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实现资本、技术和人力等生产要素的双向流动,提升国内的产业结构,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从中国国内经济发展的需求上看,国内经济形势,总体经济运行状况良好,但影响经济中长期增长的深层次矛盾并没有解决,如宏观经济供求总量仍然不平衡,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依然存在,因此,“走出去”到海外投资不仅是政府的政策号召,更主要的是国内企业自身发展的利益驱动和内在要求。具体而言,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动因主要有:
1.避开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实现市场扩张
从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上讲,规避贸易壁垒或突破贸易壁垒都是寻求市场型的一种动机。由于我国现己加入,关税逐步下调后,规避各种贸易壁垒已成为扩大出口和占领国外市场的一个重要手段。特别是近年来,出口配额限制、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等情况越来越严重,因此利用海外投资建厂生产可谓是突破贸易壁垒的一个有效方式,也是对特殊贸易限制的一个反应。所谓关税壁垒指的是通过关税限制贸易的措施(这里的贸易主要指的是进口),目前,迫于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主潮流的压力,新贸易保护主义采用了比传统关税壁垒更加隐蔽和“合理”的方式,以诸如环境保护措施,技术认证与安全标准等环保与技术壁垒以及反倾销、保护知识产权等作为它们在国际经贸领域规避多边贸易制度的约束,实行贸易保护,从而达到保护本国就业、维护在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中的支配地位的目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始作俑者主要是发达国家,矛头大多对准发展中国家。因而,发展中国家是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受害者。如仅仅推行环境标志一项,就对我国每年造成约40亿美元的出口损失。在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以及保护世界资源和环境的旗帜下,新贸易保护主义不但有名义上的合理性和形式上的隐蔽性,而且还具有手段上的欺骗性以及战略上的进攻性。通过推行新贸易保护主义,不但削弱了其他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夺取了市场份额,提高了本国竞争优势,还获得了保护世界环境和资源的美誉。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1/6/6
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问题及对策的探讨(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