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亲子家庭教育观引发负面讨论
在目前国内真人秀节目的制作和传播中,节目本身的娱乐性是制作和传播的基础,也是其作为综艺娱乐节目所要实现的目标,是真人秀节目的本土化创新中不容忽视的问题。但是在真人秀节目的发展中,对受众的舆论引导也成为节目发展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如何在节目制造娱乐氛围的目标下,发挥对受众舆论的合理引导,这是真人秀节目传播中的一个难题。
(四)同类节目的同质化
《爸爸去哪儿》后,亲子类真人秀节目幵始成为大众关注的话题,节目中的明星家庭话题、五个可爱的明星子女,以及节目设定的游戏环节等,都引起了大众的讨论,在这样情况下,其他卫视也纷纷制作了同类型的节目。浙江卫视的《人生第一次》、青海卫视的《老爸老妈看我的》等一系列亲子类真人秀节目幵始出现在电视突屏上,虽然这些节目各自在内容定位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化,但是亲子类真人秀节目扎堆出现在电视焚屏上,这不得不说是这类真人秀节目的扎堆模仿带来的同质化问题[5]。
四、中国亲子类真人秀节目本土化的发展方向
(一)合理引导受众
《爸爸去哪儿》在节目开播初期并没有大动作的宣传推广,它的高收视率凭借的仅仅是内容带来的口碑传播;随后明星加入到节目的微博话题讨论,不仅带动名人圈子同时还波及到他们的粉丝层面,由小到大形成多层次的网络口碑,加快了口碑传播的速度;随着节目的一炮而红,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以及网络、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纷纷开始加入到宣传推广中来。从前期的低调播出到后期结合多类型媒体立体式营销,节目组用“温水煮青蛙”的巧妙营销方法打消了韩版拥护者对节目的反感情绪,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个营销手段也打破他们的选择性接触防护圈,成功地将“抵派引导为“潜在”派,让其成为韩版拥护者中的意见领袖,实现劣势转变成优势的华丽转身。《爸爸去哪儿》给其他引进类节目最大的启示就在于原版节目受众的存在价值:他们不仅是潜在的节目受众,还有可能转变为宣传该节目的意见领袖。如果能充分利用原版节目受众的潜在价值,有针对性的依据其观看动机进行内容和营销的双重改造创新,对节目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二)坚持真人秀节目的真实性
电视媒介产业加入到市场竞争中所展现的最大特点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相互博弈,按照市场竞争的原则,经济效益是一个产业的最终目标,故许多电视节目都步入急功近利的错误道路,为了谋求收视率不惜依靠三俗手段制造短暂的“眼球经济”,娱乐消费主义色彩严重。这种利欲熏心的做法完全不顾节目的社会效益,将媒体的社会责任感抛之脑后。反观《爸爸去哪儿》,很好的社会示范意义、紧扣社会脉搏是其有别于已明显走样的综艺节目的一个最大特点。中国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期,人际关系尤其是亲情关系成为当下人们热议的话题。另外,现代都市生活的快节奏所产生的巨大生活压力也致使父母和孩子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亲情缺失问题严重。《爸爸去哪儿》通过简单的爸爸带孩子这一节目形式很好的缓解了上述的社会焦虑,让观众在节目中得到情绪的释放。节目为中国的父母展示一部生活教育百科全书,《爸爸去哪儿》节目的名称也耐人寻味,既表现出野外生存的节目特色,又像社会巧借天真的孩子的嘴对“爸爸”这个家庭角色回归本位的呼唤。节目组也透露,引进这一档“另类”亲子节目的契机也是看中都市快节奏生活致使父亲与孩子沟通甚少这一社会热点。在这档节目中,父亲“发现”了孩子,孩子“重拾”父爱,观众产生了共鸣,感受到了真爱的温暖。整台节目较少娱乐消费主义的色彩,在本土化的过程中也牢牢抓住媒介的社会责任感,渗透和传达给大众的是一种积极向上,激发人们对生活的热爱的主流价值观。
(三)坚持形式与内容的创新
与时俱进,是指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合理,即为符合科学规律、合乎理性。观众的需求总是在不断变化,收视率再高的电视节目,如果不能与时俱进、科学合理的创新以满足观众千变万化的收视口味,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市场所遗忘甚至是淘汰。然而,一档引进节目的创新并不意味着盲目地紧跟时代潮流,而应该是在保留原版节目合理成分的基础之上同步进行的。《爸爸去哪儿》对户外电视节目外景主持人平民化、隐形化潮流趋势把握不准确,没有进行合适的取舍,使节目丢失了原本的亮点;还有忽视更改孩子年龄连带带来不合理因素有可能引发的负面影响,都是因为不符合与时俱进、科学合理的本土化创新的原则所造成的。电视作为大众传播的主要媒介之一,是受众在社会环境不断变化时,及时监控了解、把握并适应内外环境变化,获取有用信息的窗口。《爸爸去哪儿》在本土化改造过程中滋生的一些不合理因素也会被认定为正确的信息被受众所接受,特别是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的小孩,在观看节目后有可能会将的“伪爱情”当做正确的行为,将模仿行为延伸到现实生活中势必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其他引进类节目也应该以此为鉴,在引进的过程中遵从与时俱进、科学合理的原则。
(四)要有节目的核心价值观
作为真人秀节目,节目的制作和传播,除了要向受众传递娱乐性的信息外,还应该具有节目自身的传播价值,就是通过节目的传播,要有正确的娱乐、审美等核心价值观。《爸爸去哪儿》为代表的亲子类真人秀节目在制作和传播中,主要的核心价值观就是通过亲子互动,向社会传递温馨的家庭亲情关系,这使得该节目在当前真人秀节目中脱颖而出,也成为引进亲子类真人秀节目本土化探索的一个创新。作为电视真人秀节目,向社会大众传递正面的社会价值观,这是节目的社会责任,更是节目通过这种正面的价值观传递实现节目传播效果的意义所在。特别是相对一些以负面的亲情关系、用各种不符合社会价值观的稀奇事件满足大众猎奇心理的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带来真人秀节目传播效果的提升。除了对节目整体价值观标新立异外,在真人秀节目的本土化探索中,还应该注重社会大众的审美价值观以及正确的娱乐观等。在目前国内真人秀节目的发展来看,作为娱乐节目,节目的内容应该是积极、健康的,需要通过节目向大众传递正确的社会价值观,而不是像港台地区的娱乐节目一样,为满足观众的好奇心或者为吸引观众而制造的一些低俗的话题或者传播低俗的言论。特别是在国家广电总局颁布了限娱令的条文规定后,真人秀节目应该具备正确的核心价值观,这对节目的发展十分重要,是节目确定自身传播格调的重要方式。
中国亲子类真人秀节目的本土化策略研究(五)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