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激励机制应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培训本身作为企业激励员工积极向上的一种必要手段。人才在企业中有培训“充电”的机会,会使他们感到企业对个人发展的重视,自觉自愿为企业服务和贡献。因此在培训机会的分配上,应本着“公平竞争,择优培训”的原则,使有潜能的员工获得更多的培训机会;二是将培训的效果和企业的晋升制度、薪酬制度、奖励制度等激励措施结合起来,并为受训员工提供施展才能的条件和环境,避免受训员工由于能力得不到发挥或价值无法体现而流失。
(认证管理流程图)
在培训管理中,考试管理也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通过考试也能增强学员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促进学员巩固已学过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五 、结论
通过以上研究,本文的结论如下:
(1)培训理论有:强化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目标设定理论、胜任力模型理论、培训需求分析及培训评估等,本文着重以培训需求分析理论为依据,对其进行系统梳理,发现该理论在A公司员工培训中可以起到指导作用。
(2)A员工培训现状是培训需求缺乏科学、细致的分析,使得培训工作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同时也没有针对性,存在培训课程杂乱无章、未建立内部讲师队伍、培训评估层次较浅、没有建立完整的培训体系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3)运用培训需求分析对A公司员工培训体系设计如下: 对岗位进行分析,建立能力模型;明确培训需求分析主体、改善培训需求分析方法。依据不同职位确定培训内容、设计培训体系并突出培训内容的实效;在培训过程中注重培训方式选择与创新性,做好培训效果评估工作,同时改善公司内部培训环境,建立培训认证和激励制度,促使管理层转变对培训的观念,创建了一个学习型企业组织。
(4)在进行员工培训管理时,应该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由于物业公司都是由地产开发公司派生出来的,前期目标主要是为了解决地产开发后期的售后服务,在逐步成长后再形成独立市场化运营的专业物业服务企业,从成立背景、成长阶段、现在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公司人力资源构成情况等都具有代表性,所以同时也是对于行业给予借鉴意义。由于知识面及时间的问题,本人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不足,将影响应用价值的实现:一是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虽然并不缺乏理论研究基础,但是物业管理行业的人力资源情况的文献及信息相对较少,而且物业管理行业内企业的情况相异性较大,行业并非是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而且众多企业是依附于房地产公司,对于采取的信息可能缺乏普遍性,这对于数据的整理与分析能力与时间要求较高。二是由于对于文中出多问题的分析比较浅显、不够深入,问题就是理论性太强,对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过于注重理论指导,缺乏实践意义,针对A物业公司员工所构建的培训与开发体系逐步正在验证,无法立即对研究结论进行最终判定。在公司培训体系的设计上没有对培训费用、培训成本、培训回报率等指标的具体计算,缺少量化指标,实施过程中容易发生应用结果偏差。
【参考文献】:
1.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和报告类:
[1] 王少华,姚望春《员工培训实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28-58
[2] 陈国海《员工培训与开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56-271
[3] 马远《员工培训管理》,[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7.2:89-108
[4 ] 王亚丹、严国涛《员工培训》[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6,11:60-123
[5] 孙宗虎、姚小风《员工培训管理实务手册》,[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5:45-63
民营企业员工培训现状与对策分析探讨——以A物业公司为例(九)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