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融市场主体存在的问题
实行利率市场化意味着将会对金融市场主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以商业银行为例,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比重仍然较高,而且还存在着利润结构失衡等问题,大部分利率来源于存贷利差收入,而非中间业务。目前,我国利率市场还没有实现完全的放开,当前的利率水平也没有能够完全反映资金供需状况,通过国内部分商业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的变化情况就可以看出(见表1),2014年11月22日至2015年10月24日之间,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活期存款基准利率为0.35%,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六家大型银行的活期存款利率均与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活期存款基准利率一致,也为0.35%。国内一些地方性商业银行则采取不同的定价标准,例如北京银行、兴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中信银行、宁波银行、华夏银行的1年期(含)以内活期存款利率分别为0.42%、0.42%、0.385%、0.42%、0.42、0.385。同样的,2015年3月1日,国内部分商业银行活期存款利率又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例如,邮政储蓄银行将利率调整为0.385%,兴业银行将利率由原来的0.42%调整为0.385%,中信银行和宁波银行分别将利率由原来的0.42%调整为0.35%。由此可见,虽然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行,商业银行拥有着一定的利率定价权,但是,面临着行业竞争或经营利润,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对利率的议价能力未能完全显现。
表1 国内部分商业银行活期存款利率变化表
单位:%
银行名称 2014-11-22 2015-3-1 2015-5-11 2015-6-28 2015-8-26 2015-10-24
中国工商银行 0.35 0.35 0.35 0.35 0.35 0.30
中国建设银行 0.35 0.35 0.35 0.35 0.35 0.30
中国农业银行 0.35 0.35 0.35 0.35 0.35 0.30
中国银行 0.35 0.35 0.35 0.35 0.35 0.30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0.35 0.385 0.35 0.35 0.35 0.30
交通银行 0.35 0.35 0.35 0.35 0.35 0.30
北京银行 0.42 0.42 0.42 0.42 0.385 0.35
兴业银行 0.42 0.385 0.385 0.385 0.35 0.30
招商银行 0.35 0.35 0.35 0.35 0.35 0.30
中国光大银行 0.385 0.385 0.35 0.35 0.35 0.30
中信银行 0.42 0.35 0.385 0.385 0.35 0.30
宁波银行 0.42 0.35 0.35 0.35 0.35 0.35
华夏银行 0.385 0.385 0.385 0.385 0.385 0.30
2.基准利率体系存在的问题
我国实行利率市场化的最终目的是使中央银行的利率政策能够有效发挥出其引导作用,通过制定基准利率作为金融机构之间以及金融机构与客户之间资金往来的定价基础,从而能够客观反映出当前利率价格水平的潜在风险。2006年,中国人民银行在上海银行间推行了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并于2007年正式运行,其意图在于培养其基准利率的功能和市场地位。目前,同业拆借利率在整个货币市场利率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已经得到基本确立。但是,同业拆借利率体系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仍存在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之处。主要体现于:第一,从参与同业拆借利率的报价团信用和资金期限需求来看,国内数家报价银行的信用等级存在差别,所以同业拆借利率信用差别仍然存在溢价的可能性。第二,从同业拆借利率应用范围看,同业拆借利率的推出了目前货币市场短期利率曲线,但是同业拆借利率长端变动十分有限。这是因为拆借市场规模小,对同业拆借利率的支撑略显不足。第三,在同业拆借利率的传导效果方面,我国利率市场分割使得我国债券发行利率、货币市场利率、存贷款市场利率、理财产品市场利率之间无法实现充分联动的效果,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同业拆借利率传导效应的发挥。
3.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
金融监管的本意并非抑制金融行业的发展,其目的在于为金融机构创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反而因过度竞争而导致金融市场运行效率低下。目前我国金融监管较为注重于行政化、程式化的监管模式,而过去所经历的金融危机已经反映出单纯依靠资本充足率监管、评级机构评级、模型定价等硬性程序化方式对金融市场进行监管,已经无法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监管要求。特别是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对监管制度所带来的一系列挑战,如果对商业银行的监管仍然沿用分类法,主要分为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不仅不能适应当前银行业的发展现状,反而会削弱市场对金融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我国监管体系仍然缺乏功能监管的职能,在利率市场化加速金融创新引起金融机构采取综合经营的模式下,需要监管体制做出相应的调整而逐渐转向功能监管,即从以机构为对象制定和督促执行监管标准,转向以同类功能为对象统一监管标准。例如,近几年兴起的互联网金融热潮,使得一些实力雄厚的公司的金融渗透给整个金融行业带来了持续而深刻的影响,如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这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利率市场化,但也暴露出监管上的缺失,越来越多的网络消费、网络借贷行为缺乏法律依据而使得消费者切身利益得不到保护,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间,网络金融“e租宝”在不具有银行业金融机构资质的前提下,以还本付息为诱饵,向公众发布虚假融资租赁债权项目及个人债权项目,非法吸收社会资金累计高达762亿余元。然而,随着“e租宝”骗局被揭穿、取缔,许多投资者的本金也无法赔付,损失惨重。
4.金融创新存在的问题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5/7/7
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利率市场化障碍及对策(五)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